张玲 发表于 2016-9-1 14:04:46

那些学金融的后来都怎么样了?

此前有一些客户问我:王老师,孩子马上报专业了,我想让他学金融,你觉得呢?

还有一些比较有思想和对人生有点规划的学生们问我:学姐,我想学金融,今后去投行去操盘去年薪百万。

说实话,这种问题我通常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通常会先问,你自己/你想让你的孩子,要什么?

后来,回母校交流的时候,专门问过学弟学妹们,你们为什么选择金融行业?回答大多是,父母的选择,金融行业赚的多,金融行业听起来高端这类的答案,之后再听到这类的问题,多是无奈。

有时候也会思考,国内的教育体制和模式,外汇平台 大多是忽略了从业者本身对行业的个人意愿,所以创造和创新不够。

如果你要问我,我为什么要选择从事金融行业,我会告诉你很多千奇百怪的理由,不同阶段有不同理由,选择和扎根,离开与放弃本身就是不同的概念。

后来,在面试的过程中,每次遇到求职的应届生或者半路出家的求职者的时候,我也总是像无数前辈一样重复一个老掉牙的问题:你为什么喜欢做金融?你喜欢金融的哪个细分?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细分?你想让这个行业为你带来什么?

我也一次又一次听到下面的答案:因为挣钱多,因为能在CBD工作,电影里的非常高大上啊,金融大神能操控很多金钱等等。当然了,也偶尔也有那么一两个适合这个职位的答案,比如野心。

回到问题上,我们是为了什么要学金融?我想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回想自己学校里的日子,甚至是迈入社会选择工作的日子,最应该遗憾没有一开始就被告知的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清楚的人是自己。我是谁,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么优缺点,我适合做什么,残酷的社会压力逼迫我们通过复制所谓的成功道路来获取社会资源,而完全忽视了人的内在动能才是决定你位置的根本因素。

那些学金融的都在从事什么工作?

——————————————

是,我不否认这一行业巨大的金钱魅力甚至说是诱惑,但是从业至今,让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巨大的差异和天上地下所谓的金融从业者。是有些人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经常看到的投行人士。也是有些人的地狱,比如,你们看到的苦逼的卖保险的什么的。

总的来说,金融行业包括七个较大的子行业,那就是证券、银行、信托、保险、基金、租赁、期货,外汇交易平台这七个行业都是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发放牌照的。

这七个行业,细分起来,职位还是蛮多的,扣除行政、IT等支持类职位,职位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银行

最常见的是信贷、风控,还有票据、同业等一些职位;这里面分为国有控股(主要以四大行为主)和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兴业、广发等银行)。先说在四大行的吧,以除了中国银行外的三个银行为主。据我所知,基本靠自己考进去的少之又少,党国体制下,更多的是关系户和一些子弟在柜台等从此奋斗在一线,成为一名合格优秀服务意识良好的柜员,过上冬暖夏凉高枕无忧的体制内生活,这也是大多数家长所期盼看到的,特别是女孩子的家长们。再说私立银行,身边在校成绩优异,特长显著的同学进入一些私立银行的还是很多的,从培训到选拔,再到打下其他竞争的同行者,外汇交易平台 一路奋斗到站稳脚跟的私立银行的工作人员非常不容易,当然了,毕业后薪水也是不低的,也是这类同学让我对银行从业人员倍感尊敬和敬佩,从手动点钞速度到各项指标考核,毕业一年内,为了应付考核,我一关系较好的女同学整天的状态跟考研时期没什么两样。

证券类

的可以粗略划分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一级市场做发行承销,也就是你们喜欢的投行,二级市场主要是分析师、销售(其他的资产管理什么的);

因为王贝宜个人是证券从业起家的,所以对这个比较有发言权,在投行而言,基本上国内比较大的投行跟在国外一些投行的工作状态还是比较接近的,在这里,你的确可以看到很多电视剧里的部分状态。无论是福利还是工作内容分工都是比较明确的,但是对于前期入职考核和学历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二级市场的话,分为技术线(分析师、投资经理等),这些基本都是干活的,分析项目可行性、做方案,分析产品的风险收益等等。这类的基本根据个人努力程度有很大关系,相对于前者来说,比较不拼爹和关系。依靠个人专业技能和情商双管齐下。

资源线(拿单子、做销售等),这类很常见,比如有关系的,拿到某某项目的承销,或者有路子,拿到了资金,要么就是一些特别能吃苦的小孩,高端点的用自己家里的资源,低端点的就自己跑市场拿单子,一线的孩子们还是比较辛苦的,常需鸡血。

基金

最常见的投资经理,拿基金的钱进行投资;这部分有跟银行对接的业务,给一个中肯建议,背靠大树好乘凉。

保险

一般最常见的就是卖保险的,但真正厉害的是保险的投资部门,和基金有点类似;这行业跨度比较大,从业人员也鱼龙混杂,科班出身做这类的比较少(除非是总部中管培生一类的),否则基本上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业务一步步登上管理岗的,也是比较辛苦的。其实外界对保险行业从业者有些误解,我自知也难以为其正名,但是还是想多嘴一句,保险行业在国内存活多年屹立不倒,是很多投资行业无论是市场方法还是管理模式的鼻祖。信托、租赁、期货,跟上面差不多。薪资收入参差不齐,无法考量。

金融学习给我带来了什么?

——————————————


思维模式,视角问题

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素养以及公共素养,你在学习这个专业的时候,知道国家出台的调控政策出发点何在(当提高93号汽油价格,缩小93、95号汽油价格差时,你能想到“是不是希望通过价格杠杆,缩小价格差来引导大众使用更加环保的汽油”),不管正确与否,独立思考的过程才是你成长的过程。对于我本人来说,虽然毕业之后也是做的金融行业,但是,这一学科的确带我走进了更宽泛的知识领域,不要说知识面不重要。

我举个例子。比如看到菊花这两个字。有知识的人在中国文化中想到的是陶渊明,因为那句诗采菊东篱下。在日本文化中他知道菊花是皇室的徽章代表美和高贵。那在美国文化中,他会想到那本名著菊花与刀。可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人呢,他看到菊花这两个字啊!最多也就是想到人体上的某个器官。所以很多人问知识有啥用,除了挣钱之外。只是还可以让你的世界,凭空就变得更丰富。

拼搏状态,鸡血自己

我此前有讲过一句话,没有累成猪狗不如的身体造作的“实操”历史,赚不来小有名气后别人羡艳的目光。为什么这里实操二字打引号?比如医生,外科和内科医生虽然都叫医生,但是专精的领域都一样,但你能说,外科医生可以不懂心肝脾肺肾在人体模型的哪个位置么?没有熬过夜的设计不是好设计,因为金融的全球性,昼夜颠倒是常有的事儿,做好这个准备,再去做金融(当然如果你说国内的证券行业的话,我认识的一些做证券的前辈,也不是跟着中国股市开盘收盘时间上下班的)。


纸醉金迷的大有人在

这点我不赘述了,反正我的金钱观进入这个行业之后开始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生活状态不取决于行业,取决于自己

这里说明一个现状,对于大多数学金融的来说,其实并不能从事特别高端的金融工作,你想象中的金融工作都是别人的工作。绝大多数金融工作本质上是沟通工作,或者需要从沟通工作开始做起,而不是数学或者编程,后来你会发现,电脑和汇集了万千程序猿智慧的计算程式会让你在学生时代用笔反复推演的公式毫无用武之地。换一种直白的说法,去市场买菜的时候,如果需要演算,你更多的是用牛顿X定律还是使用计算器或者电子秤?

所以给出对金融行业充满电视剧幻想的学生们一个打脸的真相。金融并不是你想象中的能赚那么多钱,所以收收心,早点醒。


一句很现实的话,大多数寻求金融机构理财的消费群体,少有几个是做金融起家的。

人生任何一个阶段的“筛选”都只是一种形式,别被这些一时的标准迷惑,定义你最终归宿的,一定是你能力和欲望综合的那个真实的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学金融的后来都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