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防盗墓的手段真是层出不穷
古代皇帝往往会用很多人力物力兴建奢华的陵墓, 从登基之日起就会开始动工修建陵墓, 陵墓的修建除了建造陵墓本身, 最大的工程就是各种防盗的措施, 墓主们为了死后不被盗墓贼破坏自己的安息之地, 可以说是费尽心机, 无所不用其极。盗想要盗墓, 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先找到墓。 所以古代的君主们为了对抗盗墓贼就建立许多疑冢假墓。 疑冢虽然是防盗手段中最笨的方法, 却也是最为有效的, 往往能将贼人的盗墓计画扼杀在摇篮中。 将疑冢方法运用得登峰造极的是曹操:
遗命於彰德府讲武城外, 设立疑冢七十二, 「勿令后人知吾葬处, 恐为人所发掘故也。 」
生性多疑的曹操怕死后被人挖坟掘墓, 便设立了七十二疑冢, 让盗墓贼无从下手。 这虽然是出自《三国演义》的说法, 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个方法确实有效且被广泛使用。
就算真不小心给盗墓贼找到了, 他们怎么进去也是个大问题。 在通往棺椁的墓室通道上, 往往装配一个巨大的石门。 这些石门的设计都十分精妙, 工匠们利用门轴和石门的相互作用, 使得石门一旦关闭就不可能再次打开, 除非将石门完全毁灭。 现在有了不同科技的辅助似乎不难, 但是在古代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这样石门就把整个墓室与外界隔离开来, 盗墓者想进入墓室势必登天还难。
或许当盗墓贼们绕开石门另辟蹊径, 能够成功攻入墓穴。 不过墓室里面还有数不清的死亡陷阱等待著他们。 当盗墓者行走在墓室中, 若是一个不小心误碰了机关, 或者会落入深坑, 或者会有巨石落下阻挡出路。 有时候还会有化学毒物
据史料记载, 古代最常用的化学防盗设备就是水银, 将水银放置墓中蒸发成汞蒸气, 会给盗墓贼带来极大的麻烦。 《太平广记》记载魏襄王的陵墓中会喷出不明黄色气体, 让人靠近不得。
襄王冢, 以铁灌其上, 穿凿三日乃开。 黄气如雾, 触人鼻目皆辛苦, 不可入。 以兵守之, 七日乃歇。
古代的盗墓者想要成功盗墓, 其实并不简单。 往往需要一个团队, 花费好长的时间。 但是盗墓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了, 往往容易暴露目标。 除非是军队级别的盗墓工作, 光明正大明摆著挖人坟墓。 其他的盗墓贼不论放在中国的哪个朝代, 都会判以重罪的罪过。 偷不著东西事小, 要是被人发现抓住, 这可玩完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