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代酒」从何而来?
每当宴席上有不胜酒力的人, 但又不想有失主人的一番心意, 往往就会以茶代酒。 以尽礼数, 既推辞摆脱了饮酒, 又不失礼节, 而且极富雅意。 酒和茶都是历史悠久的饮品, 而它们都是宴席常客。 而以茶代酒的做法原来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而公元252年, 孙权病死, 其子孙亮继位, 可惜后宫政变, 孙亮之兄孙休上台。 到孙休临终时, 遗诏儿子继位, 任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为「顾命大臣」, 辅佐幼主。 岂知孙休尸骨未寒, 两位「顾命大臣」嫌孙休儿子太小, 改立23岁的「长君」孙皓为帝。
孙皓初登王位, 抚恤民情、 开仓赈贫, 深受爱戴。 当时人们都把他称为明主。 但一段时间后, 治国有成、 志得意满的孙皓便显露出鲁莽暴躁、 骄傲自满、 迷信以及好酒色的一面。 既然好酒, 少不免摆酒设宴。 但孙皓还要群臣作陪, 每设酒宴, 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每人以七升为限。 不管会饮酒与否, 每饮必要碰杯, 每杯定要见底。 又孙皓是个残暴的人, 手段可谓毒辣。 甚至自己的家人也不放过。 群臣皆畏惧於他, 所以每次席间, 一片狼藉, 群臣醉卧地上, 丑态百出。
但其中有个人叫韦曜, 酒量只有二升。 韦曜, 原名韦昭, 陈寿为了避晋武帝之父司马昭的违, 所以改为韦曜。 韦曜原是孙皓的父亲南阳王孙和的老师, 以博学多闻而为孙皓所器重。 其因地位相当特殊, 故此孙皓对韦曜也格外照顾。 早知韦曜不胜酒力, 就在杯里暗中换上清茶, 韦曜也心领神会, 故意高举酒杯, 「以茶代酒」干杯, 就这样不至於醉酒而失态。
《吴志·韦曜传》记载: 「孙皓饮缌臣酒, 率以七升为限, 曜饮不过二升, 或为裁减, 或赐茶茗以当酒。 」
虽然孙皓其人是为暴君, 但是并不代表他每件事都是如此的坏, 这件事就反映了他的另一面。 而以茶代酒这个习俗也流传到现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