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虎难下」形容进退两难,为什么不说骑「豹」难下?
虎是比较兇勐的野兽,很难骑上去,当然就更难下来了。为什么偏偏是「虎」呢?豹子、狮子等等,不都是很难骑、也很难下的吗?
「骑虎难下」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句成语的出处是《晋书•温娇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勐兽安可中下哉。」最初说的就是骑「勐兽」,包括了所有的兇勐的动物。
东晋成帝的时候,大臣温峤组织了一支联军去讨伐叛军。
在战争的初期,有几路联军连连失利,军中粮食也快用完了。这种境况很让主帅陶侃着急,他生气地对温峤说:「你动员我来时,说一切都已安排妥当,现在交战不久,军粮就快完了,如果不能马上供应军粮,我只有撤军。」
温峤对陶侃说:「自古以来,要想打胜仗,首先得内部团结。现在我军虽然乏粮,处境困难,可如果马上撤军,不仅会让人耻笑,而且也会使叛军更加嚣张。我们目前的处境,正如骑在勐兽的身上,不把勐兽打死,怎么能够下得来呢?」
陶侃接受了温峤的劝说,率军奋勇杀敌,终于打败了叛军。
唐李白在《留别广陵诸公》诗中写道:「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温峤劝说陶侃的「骑勐兽安可下哉」一句话,到这里演变成了成语「骑虎难下」,表示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想要停下来已经不可能,含有进退两难的意思,于是「骑虎难下」这个成语就一直流传下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