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说话较劲叫「抬杠」?
「抬杠」在口语中经常使用,这个词最早还真是同抬「杠子」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抬杠」是一种借着机伶巧诈的嘴上功夫指责别人,而同时也闪避别人指责的文化习惯。中国大陆的北方,很早就残存着一种习俗,那就是所谓的「抬杠会」 -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人们除了逛花灯、吃元宵、猜灯谜之外,还要参加热闹的「抬杠会」。
会上,由身强力壮的人抬着竹杠,上面有轿子,轿上坐着一个奇装异服、口齿伶俐的人物。他就是「抬杠会」的主角。他们抬着竹杠和轿子在人群里穿梭,轿上的人就和周围的人进行辩论,比赛斗嘴,甚至对骂。
其实「抬杠」也并非中国的专利。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无论古希腊、古代欧洲,甚至非洲和伊斯兰化之前的阿拉伯世界,语言的挑衅、对骂、诅咒等,都曾是战争行为的一部分。两军对垒,必然在开打前先来一阵叫駡斗嘴,比气势、比兇恶,这最早的「抬杠」也具有很实际的应用。
而这种战争行为的嘴巴功夫,后来开始以一种文明残迹的方式,变成仪式性的「抬杠」或「斗嘴」,甚至还被转化成俗民生活艺术里以耍嘴皮子为乐的活动,如中国的相声、日本的「落语」(单口相声)、「漫才」(两人相声)等等。
所以说,「抬杠」并不全是浪费口水,要是能「抬」出点水准来,也未尝不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