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鬼谷子 第二 反应 查看内容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 ...

【原文】
 
人言者①,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②,事有比③。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④合事,得人实也。若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⑤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注释】
 
①人言者:对方发言。陶弘景注:“以静观动,则所见审;因言观辞,则所得明。”
②象:凡形于外者皆曰象。
③比:比照类推。
④钓语:犹如钓鱼投饵,诱而取之。交谈时给对方以诱饵,以引出对方话题。这里的“钓言”术,是鬼谷子谋略之一。陶弘景注:“理在玄微,故无形也。无言则不彰,故以无形求有声,声即言也。比谓比类也。得鱼在于投饵,得语在于发端;发端则语应,投饵则鱼来。故曰钓语,语则事合;故曰合事;明试在于敷言,故曰得人实也。”
⑤会:聚集。陶弘景注:“张网而司之,彼兽自得,道合其事,彼理自出,理既彰,圣贤斯辨,虽欲自隐,其道无由,故曰钓人之网也。”
 
【翻译】
 
对方说话,表现为动;自己沉默,表现为静。从动静的哲学看待交往双方的言谈。根据对方的话语揣测他的真实意思。如果对方言语有不合情理处,随即加以责问,对方一定会作出回应。话语可以表现在外,称之为象;事物之间可以类比,称之为比。对方说话有象,所说之事也有则例,就要观察其后要说的话。所谓象,就是模仿事物。所谓比,就是类比言辞。运用象比手法可以在无形中获得对方回应。用象比之词引诱对方说话,如果和现实相符,可以获知对方实情。就像张网捕兽一样,在野兽出没处多设一些网,等待野兽落网。如果把这个方法用到人事上,对方就会自动说出实情,这就是钓人实情的网。

与人交往或辩论时,先听听对方说什么,然后再做取舍,不要轻易亮出底牌。给自己留足思考的空间,才不会被抓住疏漏之处。抓住了对方的把柄,则可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对方节节退让,最终为我所用。通过言谈来控制对方,把握对方,这便是鬼谷子的钓言之道。 《反应》篇阐释了一种思考方法,这可以说关于获取有用信息的专论。鬼谷子认为,在辩论或游说时,要“重之、袭之、反之、复之”,运用“象比之辞”,或用象征性的事物加以说明,或引用相关事件启发他人。这种道理其实就是,对游说对象进行回环往复的考察和观察,由此接近事实真相,达到目的。假如游说不能奏效,就要“为之变”,才能把握对方的真实意图。 有了相当的阅历和经验,可以度权量能,通过对比从而立势制事。运用反应的前提是了解自己,认清自己,否则就不能游说他人。

7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