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鬼谷子 第二 反应 查看内容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 ...

【原文】
 
古之大化者①,乃与无形②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③,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④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注释】
 
①大化者:指广泛深远的教化。化,教化。
②无形:没有形迹。这里指道。陶弘景注:“大化者,谓古之圣人以大道化物也。无形者,道也。动必由道,故曰无形俱生也。”
③来今:将来和现在。
④反而得覆:调查过去,寻求真理。主张观往验来,是古代哲学常见的命题。如《道德经》:“反者,道之动也。”回顾过去,验证将来;考察历史,把握现在;了解对方,返照自己。这样就能举无遗策,一举成功。陶弘景注:“言大化圣人,稽众舍己,举事重慎,反覆详验。欲以知来,先以观往;欲以知今,先以考古;欲以知彼,先度于己。故能举无遗策,动必成功。”

【翻译】
 
古时圣人,以大道教化万物,与道同生共长。因此,他们回首以往,便能验证将来;考察历史,就会了解现在;观察对方,返照自身真实。对于动静虚实的真相,如果和当今的情况不符,就要回到过去探求前人的经验。对事情的考察,经历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由古到今,由今到古的反复探求,才能得到答案,这是圣人的思维方式,不可不仔细考察。

与人交往或辩论时,先听听对方说什么,然后再做取舍,不要轻易亮出底牌。给自己留足思考的空间,才不会被抓住疏漏之处。抓住了对方的把柄,则可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对方节节退让,最终为我所用。通过言谈来控制对方,把握对方,这便是鬼谷子的钓言之道。 《反应》篇阐释了一种思考方法,这可以说关于获取有用信息的专论。鬼谷子认为,在辩论或游说时,要“重之、袭之、反之、复之”,运用“象比之辞”,或用象征性的事物加以说明,或引用相关事件启发他人。这种道理其实就是,对游说对象进行回环往复的考察和观察,由此接近事实真相,达到目的。假如游说不能奏效,就要“为之变”,才能把握对方的真实意图。 有了相当的阅历和经验,可以度权量能,通过对比从而立势制事。运用反应的前提是了解自己,认清自己,否则就不能游说他人。

7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