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宜 静 默 , 宜 从 容 , 宜 谨 严 , 宜 俭 约 , 四 者 切 己 良 箴 ① 。 忌 多 欲 , 忌 妄 动 , 忌 坐 驰 ② , 忌 旁 骛 ③ , 四 者 切 己 大 病 。 常 操 常 存 , 得 一 恒 字 诀 ; 勿 忘 勿 助 , 得 一 渐 字 诀 。
【注释】
① 切己:与自身密切相关。箴:劝诫之言。
② 坐驰:身体没有行动,心中却杂念不息。
③ 旁骛:指心中有其他的追求,不能集中精力。旁,另外的。骛,追求。
【翻译】
应当安静沉默、从容不迫、谨慎严肃、俭朴节约,这四者都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良言。切忌欲念繁多、妄自行动、杂念不息、心神不专,这四者都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大毛病。好的原则要长久地坚持,以此来体味“恒”字的诀窍;在坚持的过程中既不能懈怠也不要冒进,以此来体味“渐”字的诀窍。
本章主要讲的是“存心养性”的问题。所谓“存心养性”即修养心性,编者认为人性本善,教导大家要好好保有上天赋予的善良本心,要细心养护上天赋予的善良本性。一切美好的品行都蕴含在这本心、本性之中。“存心养性”一方面要努力发挥本心和本性,另一方面要努力克制各种情感和欲望。对喜怒哀乐等情感要做到有所节制,对不良欲望不仅要加以克制,更要努力去除。在修养心性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急于求成,重要的是能够持之以恒、坚持终身。真正高尚的品格都是在漫长的点滴积累中养成的。修养身心应当达到的境界是心气平和、内心宁静、胸怀宽广,在生活中严于律己,成熟稳重,待人和善,处事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