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能 知 足 者 , 天 不 能 贫 。 能 忍 辱 者 , 天 不 能 祸 。 能 无 求 者 , 天 不 能 贱 。 能 外 形 骸 者 ① , 天 不 能 病 。 能 不 贪 生 者 , 天 不 能 死 。 能 随 遇 而 安 者 , 天 不 能 困 。 能 造 就 人 材 者 , 天 不 能 孤 。 能 以 身 任 天 下 后 世 者 , 天 不 能 绝 。
【注释】
① 外形骸:将身体形骸置之度外,指不过分爱惜养护自己的身体。
【翻译】
能够知足的人,上天不会让他贫穷。能够忍受屈辱的人,上天不会降给他灾祸。能够无所求的人,上天不会让他卑贱。能够将身体形骸置之度外的人,上天不会让他有疾病。能够不贪生怕死的人,上天不会让他死于灾祸。能够随遇而安的人,上天不会让他艰难困顿。能够造就人才的人,上天不会让他孤独无助。能够用自己一身来担当天下后世责任的人,上天不会让他后继无人。
本章主要讲的是具体的律己修身方法。此处的“律己”讲了两重意思,既针对个人讲了如何严格约束自己,又针对家庭讲了如何管理家中事务。本章更加强调了内心修为的重要,从所占的篇幅来看,内心修为也是全书的重点。编者认为,严格约束自己就是在修养身心的基础上追求一种中和的境界,即享受生活顺境时要预见到将会面对的逆境,承受生活逆境时坚信会迎来顺境。个人荣辱、家族兴衰都是这个道理。其次,在应对外物时不仅要树立高尚的道德节操,更要时刻小心谨慎,处处宽和待人。此外,在日常与人的交往中,编者再次提醒人们最重要的是培养高尚的道德,使内心纯净无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