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岳飞传 查看内容

第八章 枪挑小梁王

校场考试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当天众弟兄早早起身,吃过早饭后各自端正披挂,一齐拍马往校场而来。

只见各省举子人山人海,拥挤在比武场里闲话喧哗。岳飞带着众兄弟走过演武厅后首,在略微静些的地方站立观看。牛皋站久了便感到百无聊赖,正巧摸到马鞍后的口袋里有数十个馒头和牛肉,便没有多想,取出来吃了个干净。过了一会儿,王贵觉得肚中有些饥饿,便让牛皋把店主为大家准备的点心拿出来吃。牛皋这才知道自己把大家的饭全吃了。众人都责怪牛皋不够义气,牛皋也惭愧地认错。正在大家闲争闲讲的时候,突然有两个军士抬着一个大食箩走来,却是宗泽派人给他们送来酒饭。众人一齐下马来谢。

看看天色渐明,那九省四郡的好汉俱已到齐。只见张邦昌、王铎、张俊三位主考也一齐进到演武厅坐下。不多时,宗泽也到了,与三人行礼后坐着用茶。张邦昌开口道:“宗大人的贵门生,也请填上榜吧!”宗泽问自己哪有什么门生,不知道张大人此话何来。张邦昌便点出了汤阴县岳飞的名字。宗泽这才知道岳飞拜见他、他送岳飞食物的事,这三位主考官已经知道了,倒弄得脸红心跳,镇定之后才想出回复的话来:“比武大赛乃是国家大典,怎么能容你我私自检择呢?如今我们四个人对神立誓,表明心迹,方可考试。”随即叫左右摆列香案 ,拉了张邦昌等人跪下,立誓要公平取士。张邦昌受了小梁王礼物,自然不愿起誓,但奈何情势至此,便也只好随着宗泽,起誓后才回到演武厅上一躬而坐。

宗泽先命人把小梁王叫上来,想考一考他的武艺。谁知那小梁王气焰嚣张,上前来仅向上一揖,便站在了一边。宗泽责怪他妄自托大,既来考试,哪有举子见了主考不跪之理?好端端一个王位不坐,不知听信哪一个奸臣的言语,反自来夺状元,有什么好处?况且今日天下英雄齐集于此,内中岂无高强手段,倍胜于你?怎能稳稳状元到手?你不如休了此心,仍回本郡,完全名节,岂不为美?

小梁王被宗泽一顿发作,无可奈何,只得低头跪下,开口不得。

原来那小梁王本是愚钝之人,他在朝贺天子的路上经过太行山,碰到了人称“金刀大王”的土匪头子王善。王善久欲谋夺宋室江山,却少个内应。那日打听得小梁王入朝,即与军师商议,定下计策,扎营在山下,等那小梁王经过,被喽啰截住,邀请上山。游说他去谋夺武状元到手,之后再和其他同年武生交结,收为心腹内应。里应外合,一举攻下京城,事成之后让小梁王当皇帝……

那小梁王被他所惑,进京之后便着力去结识这几位主考,以确保自己能获得武状元。此时,面对宗泽大义凛然、赤心为国的训斥,小梁王一时回答不来。

张邦昌看小梁王被宗泽大骂一顿,心里好生焦躁,便也想把宗泽的门生岳飞叫上来,狠狠地训斥一番。于是让士兵去传汤阴县的举子岳飞上来。

岳飞上厅后,看见小梁王跪在宗泽面前,他就跪在张邦昌面前叩头行礼。张邦昌不屑地说道:“我看你人不出众,貌不惊人,有何本事,也想要做状元吗?”岳飞不卑不亢地回答:“小人怎敢妄想做状元。但今科场中,有几千举子都来考试,状元却只有一个,岂是人人都能获得的?我只想按照惯例来应试,凭着自己的本领决个高低,其他怎敢妄想?”

张邦昌本待要骂岳飞一顿,不道被岳飞说出这番义正词严,倒不好骂出口来。于是便问岳飞使用何种兵器。岳飞答曰是枪。张邦昌又问小梁王使用何种兵器。小梁王答曰是刀。张邦昌就命岳飞做《枪论》,小梁王做《刀论》。

二人领命下来,就在演武厅两旁摆列桌子纸笔,各去作论。小梁王才学原是好的,但因刚被宗泽发作了一场,气得昏头耷脑,心慌意乱之下,试卷写得潦潦草草。看到岳飞上来交卷,小梁王也只得匆匆答完交卷。

张邦昌先看小梁王的卷子,看后就笼在袖里,不让其他考官看到;随后再看岳飞的文字,不禁暗暗吃惊岳飞的文才,这才明白了宗泽看中他的原因。但他还是故意把岳飞的卷子往下一掷,呵斥岳飞的文笔太差,根本不配来抢武状元!还是赶快叉出去的好。宗泽及时制止,把岳飞的卷子让人捡起来细看,果然言言金石,字字珠玑,知道张邦昌是轻才重利才做出如此举动,于是也把卷子笼在袖里,劝诫岳飞说:“岳飞!你这样才能,怎能取得功名到手?你岂不晓得苏秦献的‘万言书’、温庭筠代作的《南花赋》 [【苏秦献的‘万言书’、温庭筠代作的《南花赋》】这两个典故都讲的是妒贤嫉能的故事。苏秦当时到秦国上万言书,秦相商鞅忌他才高,恐他后来夺权,故没有选中他;温庭筠是当时晋国丞相桓文的文字先生,他替主人写了一篇《南花赋》,这篇文章受到了当时晋王的赞赏,桓文怕自己因此失宠,就将温庭筠药死了。] 吗?”

原来这两个故事都是妒贤嫉能的典范,宗泽引用这两个例子,就是指责张邦昌妒贤嫉能,打压人才。张邦昌听了那两桩故事,明知是讽刺他的,却因自家有些心虚,因而也便真个是敢怒而不敢言。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张邦昌便转开话题,问岳飞可敢与小梁王比箭。岳飞自然遵命。宗泽听后心中暗喜,知道岳飞这次定胜无疑,但却不动声色,只是叫人把箭垛摆列在一百数十步之外。

小梁王看见靶子甚远,就向张邦昌建言让岳飞先射。张邦昌又暗暗地叫亲随将靶子移到二百四十步,令岳飞不敢射,就好将他赶出去了。谁知这岳飞却不慌不忙,立定了身,当着天下众英雄之面,开弓搭箭,真个是弓开如满月,箭发似流星,嗖嗖地一连射了九支。箭箭中靶,博得了满场喝彩,张邦昌也看得张口结舌,没有话说。

小梁王知道比箭肯定赢不了岳飞,便提出通过比武一决高下。张邦昌自然答应。小梁王看过岳飞的枪法之后,知道对方远远超过自己,便想用荣华富贵收买岳飞,让他把状元让给自己。岳飞道:“王爷吩咐,本该从命,但今日在此考试的不独岳飞一人。你看天下英雄,聚集不少,哪一个不是十载寒窗,苦心习学,只望到此博个功名,荣宗耀祖?今王爷乃是堂堂一国藩王,富贵已极,何苦要占夺一个武状元,反丢却藩王之位,与这些寒士争名?岂不上负圣主求贤之意,下屈英雄报国之心?窃为千岁不取,请自三思!不如还让这些举子考吧。”

小梁王听后大怒,骂岳飞胡言乱语,不识抬举,骂完就举刀往岳飞顶门上砍来。岳飞把枪望左首一隔,架开了刀。梁王又一刀拦腰砍来。岳飞将枪杆横倒,挡了回去。两个人一连交手数十回合,还是分不出胜负来。

小梁王下马上厅,向主考官喊道:“岳飞武艺平常,怎能上阵交锋?不如让他赶快走,以免我误伤了他。”张邦昌觉得小梁王的话有理,便要左右把岳飞赶出去。岳飞只好禀明内心苦衷:“跑马射箭,舞剑抡刀,难免有死有伤。小梁王是藩王尊位,倘然把其他人伤了,其他人白白送了性命;设或其他人偶然失手,把小梁王伤了,小梁王怎肯甘休?所以自己不敢放手去打。如今只能要求各位大老爷做主,令小梁王与武举各立下一张生死文书。不论哪个失手,伤了性命,大家不要偿命。 [【如今只能要求各位大老爷做主,令小梁王与武举各立下一张生死文书。不论哪个失手,伤了性命,大家不要偿命。】分析:此处反映出岳飞做事的缜密,他自知一介平民,无法与王爷平等,故立下生死文书做日后的保证。] 武举才敢交手。”宗泽道:“这话说得也是。自古道‘壮士临阵,不死也要带伤’,哪里保得定?不知道梁王愿不愿意啊?”

小梁王尚在踌躇,张邦昌却觉得岳飞无甚本事,便极力怂恿小梁王跟岳飞签订生死文书,让两人放心比试一番。互相交换了生死文书,也各自跟家人朋友交代了后事,两个人重新上校场比试。此时场内气氛热烈,考生与看客将考场围了个水泄不通,只为一睹两人这场生死之战。

此时的岳飞雄赳赳气昂昂,不比前番胆怯光景。小梁王见此,心中着实有些胆怯,便再次用名利财富游说岳飞,谁知被岳飞严词拒绝。小梁王不由得大怒,提起金背刀,照岳飞顶梁上就是一刀。岳飞用枪一挡,那小梁王就被震得两臂酸麻,心知不好,不由得心慌意乱起来,又见到岳飞不敢使劲,只认他是不敢还手,就胆大了,使开金背刀,左五右六,望岳飞顶梁上只顾砍来,如是再三。

岳飞挡了十几个回合,一时性起,大叫:“柴桂!你好不知分量。差不多全你一个体面,早些去吧,不要自取灭亡!”小梁王听见岳飞叫他名字,怒发如雷,骂道:“一介草民,不识本藩抬举也就罢了,竟然擅敢冒犯本藩的名讳 [【名讳】旧指尊长或所尊敬之人的名字。旧时生前曰名,死后曰讳。] ?不要走,吃我一刀!”岳飞用枪挡住小梁王的大刀,看准对方破绽,将他挑落马下,复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只听得合校场中众举子并那些看的人,齐齐地喝一声彩。左右巡场官以及那些护卫兵丁,看到小梁王被杀,俱吓得面面相觑。

宗泽在堂上看了,面色虽然不改,心里却也有些惊慌。张邦昌听说岳飞枪挑小梁王之后大惊失色,叫人赶快把岳飞绑起来!岳飞刚被捆定,小梁王手下的家将便各执兵器冲出来,想要与小梁王报仇。幸亏汤怀、牛皋挡住,两人齐声大叫道:“两人已立下生死文书,各不偿命。”宗泽也劝张邦彦说:“现在俱有印信落在他处。若杀了岳飞,恐天下举子不服,你我俱有性命之忧。此事必须奏明圣上,请旨定夺才是。”张邦昌却极力主张把岳飞斩首示众。台下的牛皋却再也忍耐不住,挥动手中双锏,便把武场的旗杆打折,以示愤怒;众武举此时也齐声喊叫:“我们三年一望,前来应试,谁人不望功名?今梁王倚势要强占状元,屈害贤才,我们反了吧!”这一声喊,趁着大旗又倒下,犹如天崩地裂一般。

张邦昌与那王铎、张俊三人,看见众举这般光景,慌得手足无措,只得让宗泽出面平息混乱。宗泽便提出只有先释放岳飞,才能缓解眼前之危。三人只能附和,不敢再发表其他意见。岳飞得了性命,也不上前去叩谢,竟去取了兵器,跳上马往外飞跑。牛皋引了众弟兄随后赶上。王贵在外边看见,忙将校场门砍开,五个弟兄一同逃出。这些来考的武举见了这个光景,谅来考不成了,大家也便一哄而散。这里众家将且把小梁王尸首收拾盛殓,然后众主考一齐进朝启奏。

【点评】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岳飞与宗泽的志同道合,柴桂与张邦昌的狼狈为奸,都印证着这句俗语的道理。在同跟自己不是一类的人打交道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周全,一定要用智慧将他打败。

《岳飞传》是清代著名的通俗演义小说,小说讲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传奇悲壮的一生。通过描述岳飞少年时的苦读学艺、剿灭群盗时的恩威并施和抗金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再现了那段悲壮的历史,歌颂了岳飞精忠报国的崇高精神。

49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