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前有淮水,后有岱岳,蒙、羽之向,洙、泗之流。大野广土,曲阜尼丘。

【原文及注释】

鲁,前有淮水,后有岱岳[岱岳:泰山的别称。],蒙、羽之向,洙、泗之流[洙、泗:洙水和泗水。古时二水自今山东省泗水县北合流而下,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孔子曾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大野广土,曲阜尼丘[曲阜尼丘:曲阜,鲁国都城,孔子故里,以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尼丘,孔子名丘,字仲尼。]。

【翻译】

鲁,前有淮河,后有泰山,它面对蒙、羽二山,洙水、泗水流经这里。这片广袤的土地,是曲阜孔丘的家乡。

地理略,自魏氏目已前[魏氏目:三国时曹魏秘书郎郑默将宫中所藏经籍整理编目,称为《中经》;地理略是《中经》的目录分类之一,因此叫“魏氏目”。已:通“以”。],夏禹治四方而制之[夏禹:夏代开国之主,其号曰禹,史称夏禹。制:裁断、分割。]

18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