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南有长城、巨防、阳关之险;北有河、济以为固;越海而东,通于九夷;西界岱岳、配林之险,坂险之国也。

【原文及注释】

齐,南有长城、巨防[巨防:战国时齐地防门,在今山东平阴。]、阳关之险[阳关:古邑名。春秋鲁地,后入齐。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北有河、济以为固[河、济:即黄河与济水。];越海而东,通于九夷[九夷:先秦时对居于今山东东部、淮河中下游江苏、安徽一带的部族的泛称,也指他们居住的地方。];西界岱岳[岱岳:泰山的别称。]、配林之险,坂险之国也。

【翻译】

齐,南有长城、巨防、阳关等险要之地,北有黄河、济水作为坚固的边防。越过东海向东,与九夷通连。西面以高峻的泰山、配林山为边界,这是个险峻而可固守的国家。

地理略,自魏氏目已前[魏氏目:三国时曹魏秘书郎郑默将宫中所藏经籍整理编目,称为《中经》;地理略是《中经》的目录分类之一,因此叫“魏氏目”。已:通“以”。],夏禹治四方而制之[夏禹:夏代开国之主,其号曰禹,史称夏禹。制:裁断、分割。]

18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