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挺经 查看内容

卷十四 外王

【原文】

逆夷据地求和,深堪发指。卧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时事如此,忧患方深。至于令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强,不在装模作样。临难有不屈挠之节,临财有不沾染之廉,此威信也。《周易》立家之道,尚以有孚之威归反诸身,况立威于外域,求孚异族,而可不反诸己哉!斯二者似迂远而不切合事情,实则质直而消患无形。

【翻译】

外国人占领了我国的领土,却要求停战议和,这实在令人极为愤慨。古人曾经说过,自己睡觉的床边,怎么能容忍他人自在鼾睡?现在国家时局艰危到这种程度,实在令人非常忧虑担心。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让外国人敬畏臣服,国家就必须自立自强,装模作样,虚张声势,其实于事无补。面对危难有不屈不挠的顽强气节,面对财物有不贪不恋的清廉操守,这就是树立威信的根本。《周易》中谈到一个家庭自立于社会,尚且需要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具有令人信服的威望,更何况现在是我们国家要在外国人面前树立威望,要求被外国人信服,我们怎么能够不从自己做起呢?威望和信服这两点,初听起来让人觉得迂阔辽远而不切实际,但其实却是简单而明确的,可以在无形中就消除许多祸患。

【点评】

威信,包含威望和信服两方面含义。要建立威信,也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面对危难有不屈不挠的顽强气节,二是面对财物有不贪不恋的清廉操守,这是建立威信的根本,正如曾国藩言:“临难有不屈挠之节,临财有不沾染之廉,此威信也。”

对一个国家而言,要想让人敬畏,要立足于世界之林,必须要先自立自强,正如曾国藩所说:“至于令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强,不在装模作样。”常言道:“天助自助者”,上天垂青的是那些自强不息、靠自己本事闯天下的人,自强者,不仅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还能为自己创造机遇。面对外国人的欺侮,我们不能一味委屈求和,也不要装模作样、虚张声势,我们要自立自强,用自己的实力树立威望和尊敬。曾国藩对李鸿章讲处理涉外之事时曾说:“孔子曰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我苟整齐严肃,百度修明,渠亦自不至无端欺凌。既不被欺凌,则处处谦逊,自无后患。柔远之道在是,自强之道亦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如果像孔子所说,我们能自立自强,自己治理好自己,谁敢欺侮我们?

对于一个人,尤其领导者而言,要树立威信,须有临财不贪的清廉。清廉是指不接受他人的礼物,不使自己的人品受到玷污,为官以廉洁为贵,也能建立自己的威望。东汉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曾国藩一生提倡廉洁自律,秉公办事,始终坚持“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为子孙可羞可恨”,还要求官员“治署内以端本。为官先治其身,凡银钱不取分毫,凡文书案牍躬亲检点,以身作则,杜绝行私舞弊”。

做到以上这两点,一个人就会有威信,一个国家也会有威望。这是挺经的外王之道,也是国家的自强之道。

【原文】

凡恃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之常情也;忽所习见、震所罕见者,亦世之常情也。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翻译】

凡是拿自己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进行夸耀,这都是人世间的常情;对于经常见到的东西就会忽视,而对于极少见到的东西感到震惊,这也是世间常情。轮船速度的飞快,洋炮射程的遥远,对于英、法两国来说是夸耀自己独有的东西,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却是因为罕见而感到吃惊。如果能够陆续购买轮船、大炮为我们所有,那么中国人就会因为它常见而不觉得吃惊,英、法两国也就渐渐失去了他们所倚仗的优势了。购买回来之后,招募精思灵巧的才人,智慧奇巧的工匠,开始演练熟悉,然后尝试制造,不出一两年,火轮船肯定成为中外官民通行的必备工具,同时还可以剿除太平军,为巩固国家的长远战略服务。

【点评】

同治元年(1862)七月,曾国藩大力支持幕客华蘅芳、徐寿等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艘火轮船,名为“黄鹤”号,意此后中国将“一飞冲天”,不必再雌伏在列强脚下。由于技术与经费的欠缺,虽然这次所造轮船并未用于军事,且与洋船“尚有差异”,但是曾国藩看到了中国自制轮船的希望,他挺经的外王精神使其重振意志,开始大规模采购国外机器,并成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来制造枪火军炮,后来制出的产品,与西洋产品不相上下。这更加鼓舞了曾国藩等洋务人士,聘请洋人工程师及工匠来指导华工制造技能,并朝夕研究编译图书,谋求技术改变,于同治七年(1868)七月,终于成功制造第一艘真正的近代火轮船。

“借他人智慧,长自身才智”,面对帝国列强强大的轮船机器,他不排斥、不卑下、不轻忽、不退缩,不仅不为西方炫耀之势沾喜之态所压倒,而且还花重金购买回来,指导军队熟练操作,同时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并下定决心尝试制造最后超越之。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坚挺的外王精神。

【原文】

师夷之智,意在明靖内奸,暗御外侮也。列强乃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师其智,购其轮船机器,不重在剿办发逆,而重在陆续购买,据为己有。粤中猖獗,良可愤叹。夷情有损国体,有得轮船机器,仍可驯服,则此方生灵,免遭涂炭耳。有成此物,则显以宣中国之人心,即隐以折彼族之异谋。各处仿而行之,渐推渐广,以为中国自强之本。

【翻译】

我们学习洋人的智能技术,其目的表面上是为了平定内乱,剿除奸徒,实际上还可以抵御列强的欺侮。列强是我国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强敌。学习他们的才智,购买他们的轮船机器,重点不是为了剿除太平军,而是为了陆续购买,为我所有。广东一带,洋人猖獗,实在令人可恨可叹。洋人这种放肆的行为实在有损于国家的威严,有了轮船机器,就可以用来驯服他们,那么我们的老百姓就可以免遭劫难了。有了这些现在的机器,从表面上看,可以稳定国内的人心力量;从根本上讲,也可以抵挡破坏列强侵略我们的阴谋。全国各地都应该推广效仿,以此作为我们中国自强的根本。

【点评】

曾国藩身为封疆大臣,面临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接踵而来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积极主张购买洋枪洋炮。表面上是为了平定内乱,剿除奸徒,实际上是为了陆续购买,为我所用,最终用来抵御列强的欺侮。这正是曾国藩坚持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之道。

这一思想的坚持,源于曾国藩善于博采众家之长的态度。作为一代儒学大师,曾国藩精通义理、辞章、经济等学问,但并不局限于此范畴,在坚持以义理为本源的程朱理学基础上,曾国藩主张“一宗宋儒,不废汉学”。曾国藩曾指出:“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问于当局,则知其甘苦;问于旁观,则知其效验。”他认为只要有益于政治需要,只要能为封建统治渡过难关,他都会去积极吸收和利用其他学术领域中合理的因素。

曾国藩这种经世致用之学也体现在对外关系上,面对列强的虎视眈眈、清王朝统治摇摇欲坠之势,他摆脱了夷夏大防的心理,也没有理学派的故步自封,而是采取开放与包容态度,积极倡导学习西洋技术,引进国外先进武器、先进技术。其真正目的是用以抵御列强的欺侮,维护清政府统治。他深知内乱虽会给人民带来无穷痛苦,尚不至于亡国,但是若西方列强长期侵略我朝,定会引起亡国之祸。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民族振兴之道,也是真正的“外王”之法。
上一篇:卷十五 忠疑下一篇:卷十三 峻法

《挺经》一书是曾国藩临终前的一部压案之作,总结了曾国藩人生心得和成功经验的一部传世奇书,是一生的学问与事功达到顶点时的心法总结,用李鸿章的话说,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

18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