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中华上下五千年 西周 查看内容

国人暴动

周代的城邑通常有两层城墙,从而将城市从内到外分别为城和郭,住在城内的人称“国人”,由于贵族内部分化严重,很多失势的贵族和贫困的士阶层,随着社会地位的下降,和百工、商贾等工商业者和社会下层的一般平民杂处,成了“国人”的一部分;住在城外的称“野人”或者“鄙人”。
 
周厉王时,朝廷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很不和睦。周厉王一方面不断南征荆楚,逼得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奋起反抗;另一方面还要防御西边游牧部落的侵袭。不断征战,使农业生产遭受了巨大损失,百姓生活非常困苦
 
。周厉王贪财好利,为了满足自己的享乐,听从荣夷公的意见,推行“专利”政策,向那些在利用山林湖泽谋生的百姓征税,百姓不满,怨声载道,他为了压制百姓的言论,让卫巫来监听百姓的言论。卫巫残暴不仁,滥施刑罚,致使国人在公开场合什么都不敢说,只能用目光示意。召公劝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厉王不听,还因能堵住百姓之口而扬扬得意。
 
在周厉王高压政策下,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百姓表面看来什么都不说了,实际上不满的情绪却越来越高张。
国人暴动
身着袍服的铜人 西周 西周时臣子身穿袍服,与王侯所穿的服饰有很大差别。这些都是周礼所确定的礼制。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的暴政终于激起了镐京里“国人”的反抗。他们高举着棍棒和农具,集结起来冲向了王宫,要杀掉周厉王。周厉王仓皇下令,命军队前来镇压。他的臣下却回答说:“我们周朝士兵都来自于国人,因此国人就是士兵,士兵就是国人。如今国人都暴动了,到哪里去调集士兵?”
 
周厉王没有办法,为了保命,赶紧带着亲信从镐京逃出来,沿渭水河岸,一路逃到了彘(今山西霍州),后来厉王就死在了彘,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
 
国人冲进王宫时,周厉王已经逃走,但百姓们激愤难平,于是把矛头转向了太子姬静。召穆公将姬静藏到了自己的家中。愤怒的国人知道了,就冲到召穆公家,把他家围了起来,要召穆公交出太子。召穆公为了保住王太子,便用自己的儿子代替了王太子。《竹书纪年》中记载:“(国人)执召穆公之子杀之。”王太子终于免遭杀害。
 
国人以为杀了王太子,心中的怨愤缓解不少,再加上周定公和召穆公的劝解,便纷纷离去。
 
厉王的出逃使周一下没了君主,但国不可一日无主。于是,在周定公和召穆公的主持下召开了贵族会议。贵族们经过讨论决定政事暂时由召穆公和周定公联合管理,重要政务则交六卿合议,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就是共和元年。自此中国历史有了明确的纪年,以后的千百年来从不曾中断。
上一篇:宣王中兴下一篇:厉王止谤

前1046—前771,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8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