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拼: Zhusha
【别名】
丹粟,赤丹,汞砂,辰砂。
【来源】
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Cinnabar。
【分布】
产于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
【采制】
采挖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净含铁的杂质,再用水淘去杂石和泥沙。
【药材性状】
本品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呈颗粒状或块片状。鲜红色或暗红色,具光泽。体重,质脆,片状者易破碎,粉末状者有闪烁的光泽。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硫化汞(HgS),亦夹杂有雄黄、磷灰石、沥青等物质。
【药理】
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及抑制生育作用;外用能杀皮肤细菌及寄生虫。
【性味归经】
甘,微寒;有毒。归心经。
【功能主治】
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 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0.3~0.5g;多入丸、散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入药忌用火煅。
【附方】
①治痔瘘疽疮:朱砂(制研)、麝香、当门子(别研)、蛇皮(五月五日熬)。上三味等分研,先以盐汤洗拭干,于疮上敷少许蜜,以散敷之。(《外台》引《广济方》)
②治咽喉肿痛,咽物烦闷:丹砂0.3g(研,水飞),芒硝45g(研)。上二味再同研匀。每用一字,时时吹入喉中。(《圣济总录》丹砂散) ③治癫狂、心风、心气不足:朱砂、胆南星各30g,白附子15g。上为细末,猪心血泡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古今医统》神归舍丹) ④治小儿鹅口疮:朱砂、白枯矾各15g,牙硝15g。共为细末。搽舌上。(《片玉心书》保命散) ⑤治中风口噤,痰厥,不省人事:辰砂、白矾等分,三伏内装入猪胆内,透风处阴干。每服一块,凉水研化灌下。(《万病回春》) ⑥治心虚遗精:猪心一个,批片相连,以飞过朱砂末掺入,线缚,白水煮熟食之。(《唐瑶经验方》) ⑦ 治远年风赤眼肿痛:朱砂、青盐、石胆各0.3g。上件药,用醋浆水一小盏,于瓷器中浸,日中曝之,候其药着于瓷器四畔。干刮取如粟米大。夜卧时着眼两眦,不过三四度瘥。(《圣惠方》) ⑧治面上粉刺:朱砂30g、麝香、牛黄各15g,雄黄0.9g。上细研令匀,以面脂和为膏。匀敷面上,避风经宿,粉刺自落。(《普济方》红膏)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神农尝百草”,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中药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而中药养生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中药养生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千百年来,人们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启发下,将有药用功效的食物、适当的中药与普通食材相结合,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具有形、色、香、味、特定功效的食物来服用,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这种养生方法,深受民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