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拼: Jineijin
【别名】
鸡黄皮,鸡食皮,鸡合子,鸡中金,化骨胆。
【来源】
雉科动物家鸡 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砂囊内壁。
【分布】
全国各地均产。
【采制】
杀鸡后,取出鸡肫,立即剥下内壁,洗净,干燥。
【药材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状卷片,厚约2m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 微苦。
【化学成分】
含胃激素、角蛋白、微量胃蛋白酶、淀粉酶、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无机元素。
【药理】
增强胃肠功能,加速放射性锶的排泄。
【性味归经】
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
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生贴。
【使用注意】
脾虚无积者慎服。
【附方】
①治食积腹满:鸡内金研末,乳服。(《本草求原》)
②治反胃,食即吐出,上气:鸡内金烧灰,酒服。(《千金要方》) ③治噤口痢疾:鸡内金焙研,乳汁服之。(《纲目》) ④消导酒积:鸡内金、干葛(为末)等分。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50丸,酒下。(《袖珍方》) ⑤治夜梦遗精:鸡内金7个。焙干为末,每服3g。空心酒下。(《沈氏经验方》) ⑥治臌胀:鸡内金一具,沉香、砂仁各9g,陈香橼(去核)15g。共为末,每服1.5g,姜汤下。(《仙拈集》鸡金散) ⑦治喉闭乳蛾:鸡内金勿洗。阴干烧末,用竹管吹之。(《青囊杂纂》) ⑧治一切口疮:鸡内金烧灰,敷之。(《活幼新书》)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神农尝百草”,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中药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而中药养生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中药养生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千百年来,人们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启发下,将有药用功效的食物、适当的中药与普通食材相结合,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具有形、色、香、味、特定功效的食物来服用,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这种养生方法,深受民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