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中草药大全 查看内容

饴糖

全拼: Yitang

【别名】

胶饴,软糖,饧糖,糖稀。

【来源】

用高粱、米、大麦、小麦、粟、玉米等含淀粉质的粮食为原料,经发酵糖化制成的食品。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麦芽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 、维生素C、烟酸等 成分。

【性味归经】

甘,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

缓中,补虚,生津,润燥。主治劳倦伤脾,里急腹痛,肺燥咳嗽,吐血,口渴,咽痛,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烊化冲入汤药中,30~60g;熬膏或入丸剂。

【使用注意】

湿热内郁,中满吐逆者禁服。

【附方】

①治卒得咳嗽:饴糖180g,干姜180g(末),豉60g。先以水一升,煮豉三沸,去渣,纳饴糖,消,纳干姜,分为三服。(《补缺肘后方》)

②治伤寒大毒嗽:饴糖于蔓菁、薤汁中煎一沸,顿服之。(《食疗本草》)
③治大人小儿顿咳不止:白萝卜捣汁一碗,饴糖15g。蒸化,乘热缓缓呷之。(《本草汇言》)
④治咸哮喘嗽:饴糖拌轻粉,熬焦为丸,噙化。(《本经逢原》)
⑤治诸鱼骨哽喉中:饴糖不拘多少,为丸如鸡子黄大,吞之,又渐作大丸,再吞。(《圣济总录》饴糖丸)

上一篇:芦荟下一篇:天竺黄

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神农尝百草”,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中药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而中药养生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中药养生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千百年来,人们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启发下,将有药用功效的食物、适当的中药与普通食材相结合,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具有形、色、香、味、特定功效的食物来服用,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这种养生方法,深受民众的欢迎。

607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