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拼: Fuping
【别名】
水萍,萍子草,九子萍。
【来源】
浮萍科植物紫萍 Spirod-ela polyrrhiza (L.)Schleid.的干燥全草。
【植物
形态】
多年生细小草本,漂浮水面。根5~11条束生,细长,纤维状,长3~5cm。在根的着生处一侧产生新芽,新芽与母体分离之前由一细弱的柄相连接。叶状体扁平,单生或2~5簇生,阔倒卵形,长4~10mm,宽4~6mm,先端钝圆,上面稍向内凹,深绿色,下面呈紫色,有不明显的掌状脉5~11条。花序生于叶状体边缘的缺刻内;花单性,雌雄同株;佛焰苞袋状,短小,2唇形,内有2雄花和1雌花,无花被;雄花有雄蕊2,花药2室,花丝纤细;雌花有雌蕊1,子房无柄,1室,具直立胚珠2,花柱短,柱头扁平或环状。果实圆形,边缘有翅。花期4~6月,果期5~7月。
【生境分布】
生长于池沼、水田、湖湾或静水中。广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采制】
6~9月采收,洗净,除去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
本品含荭草素、木犀草素-7-单糖苷、牡荆素、谷固醇、堇黄质、棕榈酸等成分。
【药理】
具有解热作用;对正常蛙心无明显影响,对衰竭的蛙心有显著强心作用,尚有收缩血管和升高血压作用;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能抑制蚊类幼虫生长,降低蚊类幼虫密度。尚有一定抗凝作用;可用于防治高氟所致的氟中毒。
【性味归经】
辛,寒。归肺经。
【功能主治】
宣散风热,透疹,利尿。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水肿尿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鲜品15~30g;或捣汁饮;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研末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
表虚自汗者禁服。
【附方】
①治风热感冒:浮萍、防风各9g,牛蒡子、薄荷、紫苏叶各6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②治身上虚痒:浮萍末3g,以黄芩3g同四物汤煎汤调下。(《丹溪纂要》) ③治小便不利,膀胱水气流滞:浮萍晒干为末,饮服方寸匕,日一二服。(《千金翼方》) ④治急性肾炎:a.浮萍60g,黑豆30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b.单用浮萍干品9~12g,为末,白糖调服。(《浙南本草新编》) ⑤治吐血不止:紫背浮萍(焙)15g,黄芪(炙)7.5g。为末,每服3g,姜、蜜水调下。(《圣济总录》) ⑥主生发:以浮萍作汤沐浴,又为膏敷之。(《普济方》)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神农尝百草”,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中药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而中药养生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中药养生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千百年来,人们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启发下,将有药用功效的食物、适当的中药与普通食材相结合,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具有形、色、香、味、特定功效的食物来服用,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这种养生方法,深受民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