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拼: Sanbaicao
【别名】
水木通,白花照水莲,白叶莲。
【来源】
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 Saururus chinensis (Lour.)Baill.的干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多年生湿生草本,高达1m。地下茎有须状小根;茎直立,粗壮,无毛。单叶互生,纸质,密生腺点;叶柄长1~3cm,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略抱茎;叶片阔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3~7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心形,略呈耳状或稍偏斜,全缘,两面无毛;花序下的2~3片叶常于夏初变为白色,呈花瓣状,总状花序生于茎上端与叶对生,长10~20cm,白色;总花梗及花柄被毛;苞片近匙形或倒披针形,长约2mm;花两性,无花被;雄蕊6枚,花药长圆形,略短于花丝;雌蕊1,由4心皮组成,子房圆形,柱头4,向外反曲。蒴果近球形,直径约3mm,表面多疣状凸起,成熟后顶端开裂。种子多数,圆形。花期5~8月,果期6~9月。
【生境分布】
生于沟边、池塘边等近水处。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
【采制】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槲皮素、槲皮苷、异槲皮苷、金丝桃苷、三白草酮等成分。
【药理】
具有中枢抑制和抗精神病作用。
【性味归经】
甘、辛,寒。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
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带下;外治疮疡肿毒,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鲜品倍量。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或捣汁涂。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服。
【附方】
①治尿路感染热淋、血淋:三白草15g,车前草、鸭跖草、白茅根各30g。煎服。(《安徽中草药》)
②治细菌性痢疾:三白草、马齿苋各30g。煎服。(《安徽中草药》) ③治蛇咬:三白草茎叶捣烂,外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④治赤白带下:三白草、水芹、鸡冠花各15g。煎服。(《安徽中草药》) ⑤治痈疖初起:三白草15g,鱼腥草30g。煎服。另取三白草叶加桐油适量,捣烂外敷。(《安徽中草药》) ⑥治乳汁分泌不足:三白草30g,猪蹄2只。水煮至肉烂。喝汤食肉。(《安徽中草药》) ⑦治高血压:三白草15~30g,煎服。(《安徽中草药》)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神农尝百草”,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中药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而中药养生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中药养生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千百年来,人们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启发下,将有药用功效的食物、适当的中药与普通食材相结合,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具有形、色、香、味、特定功效的食物来服用,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这种养生方法,深受民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