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拼: Baibu
【别名】
百部根,玉箫,野天门冬。
【来源】
百部科植物对叶百部 Stemona tuberosa Lour.的干燥块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攀援草本,高达5m。块根肉质,纺锤形或圆柱形,茎缠绕。叶通常对生,叶柄长3~10cm;叶片广卵形,基部浅心形,全缘或微波状;叶脉7~15条。花梗腋生,不贴生于叶片中脉上,花单生或2~3朵成总状花序,黄绿色带紫色条纹,花药附属物呈钻状或披针形。蒴果倒卵形而扁。花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于向阳的灌木林下。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制】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无白心,取出,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呈长纺锤形或长条形,长8~24cm,直径0.8~2cm。表面淡黄棕色至灰棕色,具浅纵皱纹或不规则纵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至暗棕色,中柱较大,髓部类白色;味苦。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百部碱、原百部碱、对叶百部碱、二去氢对叶百部碱、直立百部碱、百部碱、对叶百部螺碱、豆固醇、苯甲酸、胡萝卜苷、芝麻素等。
【药理】
抗病原微生物;抗寄生虫;镇咳、祛痰、平喘;具有弱的抑制中枢作用;有毒。
【性味归经】
苦、甘,微温。归肺经。
【功能主治】
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主治新久咳嗽,肺痨咳嗽,顿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外敷;或浸酒 涂擦。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者慎服。
【附方】
①治卒得咳嗽:生姜汁、百部汁合煎,服二合。(《肘后方》)
②治三十年嗽:百部10斤。捣取汁,煎如饴。服一方寸匕,日三服。(《千金要方》) ③治小儿百日咳:蜜炙百部、夏枯草各9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④治肺结核空洞:蜜炙百部、白及各12g,黄芩6g,黄精15g。煎服。(《安徽中草药》) ⑤治肺实鼻塞,不闻香臭:百部60g,款冬花、贝母(去心)、白薇各30g。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3g。米饮调下。(《圣济总录》百部散)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神农尝百草”,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用的。中药不仅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而中药养生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中药养生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千百年来,人们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启发下,将有药用功效的食物、适当的中药与普通食材相结合,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具有形、色、香、味、特定功效的食物来服用,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这种养生方法,深受民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