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小儿语 查看内容

乞儿口干力尽,终日不得一钱。败子羹肉满桌,吃着只恨不甜。

【原文】
乞儿口干力尽,终日不得一钱。
败子羹肉满桌,吃着只恨不甜。
【翻译】
乞丐口干力气尽,整天乞讨不得钱。败家子弟满桌肉,吃着只恨不香甜。
【解读】
这段话揭露了当时的贫富差距。一面是不得温饱的乞丐贫民,一面却是挥霍无度的富贵公子。作者对比二者,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同时也是告诫自己的子弟,一方面要同情穷苦之人,一方面要杜绝奢侈挥霍。作者那份关心民间疾苦、悲天悯人的社会责任感,与杜甫发出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呼喊一脉相承,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良心和节操所在。

《小儿语》和《续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撰写的两部蒙学著作。据吕得胜在《小儿语序》中所言,由于不满当时民间流传的童谣浅薄粗俗、缺乏教益,他采用民间通俗的语言形式撰写了“新童谣”,也就是《小儿语》一书,他把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培养道德的训诫写入其中,希望借此达到“欢呼戏笑之间,莫非理义身心之学”的教育目的。吕得胜完成《小儿语》之后,意犹未尽,希望吕坤能按照《小儿语》的思路继续扩充内容。于是,吕坤遵循《小儿语》的模式,写成了《续小儿语》,此外,他还改写了一些当时流行的童谣,编为《演小儿语》。

41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