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梁孝王子贾从朝 ① ,年幼,窦太后欲强冠婚之 ② 。上谓王曰:“儿堪冠矣 ③ 。”王顿首谢曰:“臣闻《礼》二十而冠 ④ ,冠而字 ⑤ ,字以表德 ⑥ 。自非显才高行,安可强冠之哉?”帝曰:“儿堪冠矣。”余日,帝又曰:“儿堪室矣 ⑦ 。”王顿首谢曰:“臣闻《礼》三十壮有室 ⑧ 。儿年蒙悼 ⑨ ,未有人父之端 ⑩ ,安可强室之哉?”帝曰:“儿堪室矣。”余日,贾朝,至阃而遗其舄 ,帝曰:“儿真幼矣。”白太后未可冠婚之 。
【注释】
①梁孝王子贾:梁孝王之子刘贾。《史记·梁孝王世家》和《汉书·文三王传》皆记叙梁孝王有五子,但其中并无名为“贾”的儿子,或为“買(买)”之误。从朝:跟从(梁王)朝见皇帝。
②窦太后(?—前135或前129):汉文帝皇后,汉景帝与梁孝王生母。赵清河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人。《西汉会要·帝系二》曰:“吕太后时,(窦太后)以良家子选入宫。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误置籍代伍中。代王独幸窦姬,生景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男最长,立为太子。窦姬为皇后。景帝即位,尊为皇太后。”窦太后不喜儒术,而好黄老之学,景帝及窦氏宗族均必须读黄老之术。在太后位逾五十年,对汉初政治颇有影响。她去世后,儒术才真正成为汉室独尊之学。冠: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时结发戴冠,举行加冠仪式,行成人礼,以示成年。
③堪:可以。
④《礼》:即《礼记》,亦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由西汉戴圣编纂,今本为东汉郑玄注本,含四十九篇。大率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参考书。后人注释《礼记》的作品有东汉郑玄《礼记注》,唐孔颖达《礼记正义》,清朱彬《礼记训纂》和孙希旦《礼记集解》等。《礼记·内则》曰:“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同书《曲礼上》曰:“二十曰弱,冠。”孔疏曰:“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至二十九,通得名弱冠,以其血气未定故也。”但也有十九而冠之说,如《说苑·建本》曰:“周召公年十九,见正而冠,冠则可以为方伯诸侯矣。”同书《修文》曰:“冠礼:十九见正而冠,古之通礼也。”《荀子·大略》曰:“天子诸侯子十九而冠,冠而听治,其教至也。”天子诸侯之子行冠礼的年纪或与士不同。
⑤字:古人有名有字。出生三月即命名,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才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行笄礼时取字。取字时在意义上与名有关联,常互为表里,故字又被称为“表字”。对人自称时常称名,表示谦恭,称呼别人时常称字,以示尊敬,此乃成人之道。《礼记·曲礼上》曰:“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檀弓上》曰:“幼名,冠字。”孔疏曰:“幼名者,名以名质,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⑥字以表德:班固《白虎通义·姓名》曰:“人所以有字何?冠德明功,敬成人也。”
⑦室:娶妻成家。《礼记·曲礼上》曰:“三十曰壮,有室。”郑玄曰:“有室,有妻也。妻称室。”孔疏曰:“三十而立,血气已定,故曰壮也。壮有妻,妻居室中,故呼妻为室。”
⑧三十壮有室:《礼记·内则》曰:“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博学无方,孙友视志。”
⑨蒙悼:蒙稚,蒙昧无知,没有见识,意指年幼无知。蒙,童蒙。悼,年幼者之称。《礼记·曲礼上》曰:“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孔疏曰:“悼,怜爱也。未有识虑,甚可怜爱也。”
⑩未有人父之端:没有做父亲的样子,不能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汉书·王贡两龚鲍传·王吉传》曰:“吉意以为‘夫妇,人伦大纲,夭寿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端,迹象。
阃(kǔn):门槛。舄(xì):用丝绸作面,履下再加一层木底的鞋子,是古代一种复底鞋。其形状像舄鸟,故名。《周礼·天官·屦人》曰:“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郑玄注曰:“复下曰舄,褝下曰屦。古人言屦以通于复,今世言屦以通于褝,俗易语反与?”舄的木底为实心,在需要长时间站立的礼仪场合或走湿地时使用。刘熙《释名·释衣服》曰:“复其下曰舄。舄,腊也。行礼久立,地或泥湿,故复其末下,使干腊也。”崔豹《古今注·舆服》曰:“舄,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天子赤舄,凡舄色皆象于裳。”舄在古代常指帝王所穿。《诗经·豳风·狼跋》曰:“公孙硕肤,赤舄几几。”《毛传》曰:“赤舄,人君之盛屦也。”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说:“舄有三等,王以赤舄为上,次有白舄、黑舄。”后逐渐成为一般鞋履的别称,《史记·滑稽列传》曰:“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舄”始为周代的说法,到汉代开始改称“屦”,但其旧称依然流行,扬雄《方言》卷四曰:“自关而西……中有木者谓之复舄。” 白:告诉。【翻译】
梁孝王的儿子刘贾跟随父王进京朝见皇帝,刘贾年纪尚小,但窦太后想强行给他加冠完婚。皇上对孝王说:“孩子可以加冠了。”孝王叩头拜谢道:“我看到《礼记》上说二十岁才行冠礼,行加冠礼后才取字,字是用来表明品德的。不是才华过人德行高深的人,怎么能强行给他加冠呢?”皇上说:“孩子可以加冠了。”过了几天,皇上又说:“孩子可以娶妻成家了。”孝王又叩头拜谢说:“我看《礼记》上说三十岁壮年后才可娶妻成家。儿子年幼无知,根本没有为人父的样子,怎么能强行给他娶亲呢?”皇上说:“这孩子可以娶妻成家了。”没过几天,刘贾上朝,走过一道门槛时把鞋子绊掉了,皇上说:“这孩子确实年纪还小。”就告诉窦太后说还不能给他加冠成亲。
《西京杂记》是一部记载西汉奇闻逸事的笔记小说。“西京”指的是汉代都城长安,鉴于此,故有人支持此书署名方式为“汉刘歆撰,晋葛洪集”。 《西京杂记》是一部记录长安生活为主的内容丰富庞杂的著作。蕴含了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科技常识、遗闻逸事、风俗制度、历史述评等方面的知识,涉及哲学、政治、历史、文化、语言文学和自然科学诸多领域,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可补《史记》《汉书》之不足,也为考古发现提供了书面印证材料。 其作为笔记小说,叙事视角独特、描写曲折生动、语言幽默简洁,具有一定的艺术成就。鲁迅曾评价其“若论文学,则此在古小说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 《西京杂记》对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果也多有记载,内容涉及纺织机械、生物物种学、气象学、数学、医学等领域,保存了西汉时期科技发展的诸多珍贵史料,对后世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