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武帝时,身毒国献连环羁 ① ,皆以白玉作之,马瑙石为勒 ② ,白光琉璃为鞍 ③ 。鞍在暗室中常照十余丈,如昼日。自是长安始盛饰鞍马 ④ ,竞加雕镂 ⑤ ,或一马之饰直百金 ⑥ 。皆以南海白蜃为珂 ⑦ ,紫金为华 ⑧ ,以饰其上。犹以不鸣为患 ⑨ ,或加以铃镊 ⑩ ,饰以流苏,走则如撞钟磬 ,若飞幡葆 。后得贰师天马 ,帝以玟 石为鞍 ,镂以金银
石 ,以绿地五色锦为蔽泥 ,后稍以熊罴皮为之 。熊罴毛有绿光,皆长二尺者,直百金。卓王孙有百余双 ,诏使献二十枚 。
【注释】
①羁:没有嚼口的马笼头,是控制、制约马的鞁具。史游《急就篇》曰“辔勒鞅韅靽羁缰”,颜师古注曰:“羁,络头也,谓勒之无衔者也。”一般用皮革制作,编缀成连环状。贵族皇室则以金银玉石装饰,显得华丽珍贵,如在秦陵出土的铜车马便以金银制作。
②勒:指整套的笼头,带有嚼口的马衔。《孔子家语·执辔》曰:“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用玛瑙石来制作更加珍贵。
③白光琉璃:白色透明的带有荧光的琉璃。鞍:鞍子,放在牲口背上驮运东西或供人骑坐的器具,多用皮革或木头加垫子制成。此指马鞍。
④盛饰:装扮华丽。鞍马:马鞍和马。
⑤竞:争着,争相。
⑥或:有时。
⑦蜃(shèn):海里生长的大蛤蜊,外壳颜色漂亮,可作装饰用。《礼记·月令》曰:“(孟冬之月)雉入大水为蜃。”《国语·晋语九·窦犨谓君子哀无人》曰:“雀入于海为蛤,雉入于淮为蜃。”韦昭注曰:“小曰蛤,大曰蜃。皆介物,蚌类。”珂:马勒上的装饰物。《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九曰:“服虔《通俗文》曰:勒饰曰珂。”
⑧紫金:指紫磨金,一种精美的金子,是黄金和赤铜的合金。曹昭《格古要论·珍宝论》曰:“古云半两钱,即紫金。今人用赤铜和黄金为之,然世人未尝见真紫金也。”
⑨鸣:原指鸟虫鸣叫。此指发出声音。患:担心,忧虑。
⑩铃镊:带有垂饰的铃铛。
钟磬(qìng):钟和磬,皆为古代打击乐器。钟,青铜制,中空,口朝下悬挂于架上,以槌叩击发音,祭祀或宴享时用,战斗中亦用以指挥进退。《北堂书钞》卷一〇八引《五经通义》曰:“钟者,秋分之气。万物至秋而成,至冬而藏,物之坚成不灭绝莫如金,故金为钟,相继不绝也。”班固《白虎通义》卷二曰:“钟之为言动也,阴气用事,万物动成,钟为气,用金声也。”应劭《风俗通义·声音》曰:“《世本》:‘垂作钟。’秋分之音也。《诗》:‘鼓钟于宫,声闻于外。’《论语》云:‘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磬,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头或金属制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应劭《风俗通义·声音》曰:“《世本》:‘毋句作磬。’《尚书》:‘豫州锡贡磬错。’《诗》云:‘笙磬同音。’《论语》:‘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者,曰:有心哉!’” 幡葆:车盖上的旗子。葆,车盖,上面装饰有五色羽毛。《礼记·杂记下》曰:“匠人执羽葆御柩。”孔颖达疏曰:“葆,谓盖也。” 贰师:即贰师城,位于大宛国,故址在今吉尔吉斯斯坦西南部,该地以出产汗血马著称,汗血马亦称作天马。太初元年(前104),汉武帝派李广利进攻大宛意图夺取良马。《汉书·张骞李广利传·李广利传》曰:“(武帝)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汉书·武帝纪》亦曰:“太初元年,发天下谪民西征大宛。”《汉书·西域传上》曰:“(大宛国)多善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张骞始为武帝言之,上遣使者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善马。宛王以汉绝远,大兵不能至,爱其宝马不肯与。汉使妄言,宛遂攻杀汉使,取其财物。于是天子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前后十余万人伐宛,连四年。宛人斩其王毋寡首,献马三千匹,汉军乃还。”天马:大宛所产汗血宝马。《史记·大宛列传》曰:“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张华《博物志》卷三曰:“大宛国有汗血马,天马种,汉、魏西域时有献者。” 玟(mín):同“珉”,似玉的美石。【翻译】
汉武帝时期,身毒国献来编成连环状的马笼头,都是用白玉做成的,用玛瑙石做成马笼头,用透明发光的白色琉璃制成马鞍。这种马鞍即使放在黑暗的房间里也能照亮十余丈远,好像白昼一样。从此以后,长安开始流行马笼头和马鞍的华贵装饰,人们争相刻镂马笼头和马鞍,有的马身上的装饰物的价值竟然达到百金。人们用产自海边的白色大蛤蜊装饰马笼头,还用紫金做成花朵,装饰在马笼头上。即使如此,有人还嫌这些装饰品不能发出声响,又挂上带有垂饰的铃铛,系上五彩穗,这样马行走时就会像敲击钟磬一样发出悦耳清亮的声音,彩穗像车盖上的彩旗一样迎风飘扬。后来武帝得到了贰师天马,用美石做成马鞍,在上面还用金银黄铜等镶嵌了图案,用绿底的五彩锦缎制成挡泥垫,后来逐渐又改用棕熊皮制作。棕熊毛发出绿光,长达二尺多,价值百金。蜀郡的大富商卓王孙有一百多张,皇帝下诏令他进献了二十张。
《西京杂记》是一部记载西汉奇闻逸事的笔记小说。“西京”指的是汉代都城长安,鉴于此,故有人支持此书署名方式为“汉刘歆撰,晋葛洪集”。 《西京杂记》是一部记录长安生活为主的内容丰富庞杂的著作。蕴含了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科技常识、遗闻逸事、风俗制度、历史述评等方面的知识,涉及哲学、政治、历史、文化、语言文学和自然科学诸多领域,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可补《史记》《汉书》之不足,也为考古发现提供了书面印证材料。 其作为笔记小说,叙事视角独特、描写曲折生动、语言幽默简洁,具有一定的艺术成就。鲁迅曾评价其“若论文学,则此在古小说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 《西京杂记》对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果也多有记载,内容涉及纺织机械、生物物种学、气象学、数学、医学等领域,保存了西汉时期科技发展的诸多珍贵史料,对后世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