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西京杂记 查看内容

画工弃市

【原文】

元帝后宫既多 ,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 ,案图召幸之 。诸宫人皆赂画工 ,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 ,独王嫱不肯 ,遂不得见。匈奴入朝 ,求美人为阏氏 ,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 。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 ,举止闲雅

。帝悔之,而名籍已定
。帝重信于外国
,故不复更人
。乃穷案其事
,画工皆弃市
,籍其家
,资皆巨万
。画工有杜陵毛延寿
,为人形
,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
,新丰刘白、龚宽
,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
,人形好丑不逮延寿
。下杜阳望亦善画
,尤善布色
。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注释】

①元帝:即汉元帝刘奭(前75—前33),西汉皇帝,宣帝子,前49年—前33年在位。“(元帝为)宣帝微时生民间。年二岁,宣帝即位。八岁,立为太子。黄龙元年(前49)十二月,宣帝崩。癸巳,太子即皇帝位。”(《西汉会要·帝系一》)《汉书·元帝纪》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元帝少时即崇尚儒术,在位时为人优柔寡断,宠任宦官外戚,民间赋役繁重,致西汉由此衰落。

②画工:宫中从事绘画的人,画师。图形:绘制人物画像。

③案图:根据人物画像的美丑。案,通“按”,根据,依据。图,画工绘制的宫女画像。召幸之:召该宫人入寝宫侍寝。幸,指被帝王宠幸。

④宫人:指嫔妃、宫女。赂:用财通路,即为某一目的有意赠人财物。

⑤减:少于。

⑥王嫱(qiáng):即王昭君。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名嫱(《汉书》作“樯”“墙”),字昭君,元帝后期入宫,待诏掖庭。竟宁元年(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元帝遣昭君出塞和亲。《汉书·匈奴传下》曰:“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呼韩邪死……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长女云为须卜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卒葬于匈奴。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有昭君墓,世称青冢。自从昭君出塞,匈奴与汉修好数十年。

⑦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先后有“鬼方”“混夷”“猃狁”“山戎”等名称,战国时称匈奴、胡,活跃于燕、赵、秦以北地区。“无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肉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田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汉书·匈奴传上》)秦汉之际实力强盛,统辖大漠南北,汉初屡次南下骚扰北方边境。武帝时多次出击致其势渐衰,宣帝时匈奴单于归附于汉,此后数十年交往频繁。

⑧阏氏(yān zhī):匈奴单于、诸王之妻的统称。《史记·匈奴列传》曰:“单于有太子名冒顿。后有所爱阏氏,生少子。”《史记·韩信卢绾列传》曰:“匈奴骑围上,上乃使人厚遗阏氏。”后亦指其他民族君主之妻妾。

⑨以昭君行:昭君因何出塞,史说不一。《汉书·元帝纪》曰:“竟宁元年(前33)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向慕礼仪,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汉书·匈奴传下》曰:“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曰:“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本条则谓因画工丑画昭君相貌致使昭君被误选。

⑩善应对:回答问题非常得体恰当。

闲雅:即娴雅,娴静优雅,举止大方。

名籍:名册,上书被赐出嫁匈奴的女子的名字、名分和诏文等。

重:重视,看重。信:信用,信义。

更:更换。

穷案:追根究底,彻底查办。

弃市:汉代死刑。先秦至汉初称“磔刑”,即斩首后悬首暴尸示众,汉景帝时改为弃市,因在闹市中行刑,并抛尸示众,故称。《汉书·景帝纪》曰“改磔曰弃市”,颜师古注曰:“应劭曰:‘先此诸死刑皆磔于市,今改曰弃市,自非妖逆不复磔也。’师古曰:‘磔谓张其尸也。弃市,杀之于市也。谓之弃市者,取刑人于市,与众弃之也。’”《礼记·王制》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籍其家:抄没其家产,并登记入册。籍,登记、记录,亦特指登记予以没收的家产。

巨万:指数额巨大。《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曰:“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索隐》曰:“案:巨万犹万万也。案:数有大小二法。张揖曰‘算法万万为亿’,是大数也。《鬻子》曰‘十万为亿’,是小数也。”

杜陵:县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柏国,秦置杜县。汉元康元年(前65),因为汉宣帝筑陵于此,乃更名杜陵。《三辅黄图》卷六曰:“宣帝杜陵,在长安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鄠、杜间,故葬此。”毛延寿:人名,汉代宫廷画师,生平不详。下文中陈敞、刘白、龚宽、阳望、樊育,皆为宫廷画师,生平不详。

为人形:画人像。

安陵:汉代县名,故治在今陕西咸阳东北。汉惠帝建安陵于此,因置县。《三辅黄图》卷六曰:“惠帝安陵,去长陵十里。按《本纪》,惠帝七年(前188)八月戊寅,崩于未央宫,葬安陵,在长安城北三十五里。安陵有果园鹿苑云。”

新丰:汉代县名,故治在今陕西临潼西北。汉初,汉高祖定都长安后,其父亲太上皇想念老家丰邑(今江苏沛县),刘邦便在骊邑仿照老家的布局筑城,后置县并改名新丰。《汉书·地理志上》曰:“新丰,骊山在南,故骊戎国。秦曰骊邑。高祖七年(前200)置。”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太上皇思东归,于是高祖改筑城寺街里以象丰,徙丰民以实之,故号新丰。”程大昌《雍录》卷七曰:“为其自故丰而徙此,故名新丰也。”《史记·高祖本纪》曰:“更名郦邑曰新丰。”《正义》注曰:“前于郦邑筑城寺,徙其民实之,未改其名,太上皇崩后,命曰新丰。”

工:精通。众势:各种姿势形态。

不逮:不及,赶不上。

下杜:古地名,又称杜城、杜县,在今陕西西安西南,本为周代杜原城,汉代属京兆尹管辖。《汉书·宣帝纪》曰“率常在下杜”,颜师古曰:“下杜即今之杜城。”因汉宣帝在杜县东少陵原上修造陵墓杜陵,便改杜城为下杜。

布色:调配好颜色后在画上着色,指画师对画面的色调色彩进行安排设计。

差稀:有所减少。差,比较,稍微。昭君不愿贿赂画工,因此被画工丑画相貌而被选中出塞和亲。此说因极富戏剧性,故流传甚广,影响后世诸多昭君题材的诗文抒写,如元马致远《汉宫秋》等。

【翻译】

汉元帝时期,后宫已经有很多嫔妃宫女了,元帝无法经常召见她们,于是就命令宫中的画师把她们的相貌画下来,再依据画像来选择召幸宫女。宫女们为了被皇帝召见,都要贿赂画师,送给画师的财物多的有十万钱,少的也不会低于五万,只有王嫱不愿意行贿画师,因而没被元帝召幸过。后来,匈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朝觐元帝,并请求元帝赐一名美女作为匈奴王后,于是元帝根据宫女的画像,选择了王昭君出塞和亲。等到临行前召见时,元帝才发现昭君的相貌在后宫中是最美的,而且对答得体,行为举止大方,风度娴静优雅。元帝非常后悔,可是和亲的名单、诏书已经确定了。元帝注重与外国交往的信用,所以就没再换人。这事过后,元帝便追根究底彻查此事,将宫中的画师全部杀掉,弃尸于市,并抄没了画师们的家产,他们的资产都不计其数。画师中有位杜陵人毛延寿,他擅长画人物肖像,无论相貌美丑、年岁大小,都画得非常逼真。安陵人陈敞,新丰人刘白、龚宽都精通于画牛马飞鸟的各种姿态,但描绘人像美丑时就不如毛延寿画得逼真。下杜人阳望也擅长绘画,尤其善于给画面着色。樊育也擅长画面的着色。这些人都在同一天被杀,弃尸于市。长安城里的画师,从此就比较稀少了。

上一篇:东方朔设奇救乳母下一篇:擅宠后宫

《西京杂记》是一部记载西汉奇闻逸事的笔记小说。“西京”指的是汉代都城长安,鉴于此,故有人支持此书署名方式为“汉刘歆撰,晋葛洪集”。 《西京杂记》是一部记录长安生活为主的内容丰富庞杂的著作。蕴含了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科技常识、遗闻逸事、风俗制度、历史述评等方面的知识,涉及哲学、政治、历史、文化、语言文学和自然科学诸多领域,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可补《史记》《汉书》之不足,也为考古发现提供了书面印证材料。 其作为笔记小说,叙事视角独特、描写曲折生动、语言幽默简洁,具有一定的艺术成就。鲁迅曾评价其“若论文学,则此在古小说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 《西京杂记》对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果也多有记载,内容涉及纺织机械、生物物种学、气象学、数学、医学等领域,保存了西汉时期科技发展的诸多珍贵史料,对后世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32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