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赵王如意年幼 ① ,未能亲外傅 ② ,戚姬使旧赵王内傅赵媪傅之 ③ ,号其室曰养德宫 ④ ,后改为鱼藻宫 ⑤ 。
【注释】
①赵王如意:即赵隐王刘如意(前208—前194),刘邦第四子,戚夫人之子。汉高帝九年(前198)被封为赵王。汉高祖死后,被吕后设计杀害。
②外傅:古代教导贵族子弟学习诗书、礼仪、技艺的教师。《礼记·内则》曰:“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郑玄注曰:“外傅,教学之师也。”《礼记·曾子问》曰:“孔子曰:‘古者男子,外有傅,内有慈母,君命所使教子也,何服之有?’”此时赵王如意年幼,尚不能独自外出就学。
③旧赵王:应指张敖。汉高帝四年(前203),高帝封张耳为赵王。张耳死后,其子张敖继为赵王,汉高帝九年(前198)被贬为宣平侯。内傅:古代负责保育贵族子弟的保姆。《礼记·内则》曰:“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他人无事不往。”媪(ǎo):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④养德宫:宫室名。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说:“《三辅黄图》卷三所引有养德宫,为汉甘泉宫中一处宫院。当建于秦或汉初,汉武帝建甘泉宫,将其包括在内。”但何清谷《三辅黄图校注》说:“养德宫不知在何地,但肯定不在甘泉宫。甘泉宫是武帝所建,而赵王刘如意是高祖刘邦的爱子,这时武帝之父尚未出生,哪有甘泉宫?顾炎武《历代宅京记》把养德宫和中安宫、永信宫都列为长安宫异名,这是正确的。养德宫肯定在长安城中,不在未央宫便在长乐宫。”
⑤鱼藻宫:宫室名。出自《诗经·小雅·鱼藻》,取“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之寓意,诗中描述的是周武王在镐京宴乐群臣的情景。
【翻译】
赵王如意年纪尚幼,还不能独自外出接受老师的教诲,戚夫人就让原赵王的保姆、一位赵姓老妇人来教导他,戚夫人给如意的居室取名叫养德宫,后来改名为鱼藻宫。
《西京杂记》是一部记载西汉奇闻逸事的笔记小说。“西京”指的是汉代都城长安,鉴于此,故有人支持此书署名方式为“汉刘歆撰,晋葛洪集”。 《西京杂记》是一部记录长安生活为主的内容丰富庞杂的著作。蕴含了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科技常识、遗闻逸事、风俗制度、历史述评等方面的知识,涉及哲学、政治、历史、文化、语言文学和自然科学诸多领域,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可补《史记》《汉书》之不足,也为考古发现提供了书面印证材料。 其作为笔记小说,叙事视角独特、描写曲折生动、语言幽默简洁,具有一定的艺术成就。鲁迅曾评价其“若论文学,则此在古小说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 《西京杂记》对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果也多有记载,内容涉及纺织机械、生物物种学、气象学、数学、医学等领域,保存了西汉时期科技发展的诸多珍贵史料,对后世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