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梦溪笔谈 查看内容

“功臣”号

【原文】
赐“功臣”号始于唐德宗奉天之役①。自后藩镇②,下至从军资深者,例赐“功臣”。本朝唯以赐将相。熙宁中,因上皇帝尊号③,宰相率同列面请三四,上终不允,曰:“徽号正如卿等‘功臣’,何补名实?”是时吴正宪为首相④,乃请止“功臣”号,从之。自是群臣相继请罢,遂不复赐。
【注释】
①奉天之役:唐德宗四年,京师发生叛乱,唐德宗逃往奉天,第二年发布文书以检讨自己的过失,并命令各位将领平定京师之乱,并收复京师,史称“奉天之役”。
②藩镇:安史之乱以后,掌控实际政权的地方割据势力。
③尊号:古时给皇帝或者是皇后所加的名号。
④吴正宪:吴充,字冲卿,今福建人,官至宰相。
【翻译】
朝中赐予大臣“功臣”的名号,开始于唐德宗奉天之役时期。此后藩镇的长官,以及跟随他们的资历比较深的官僚、参军,都被赐以“功臣”的名号。本朝只会赐予将相大臣“功臣”的名号。熙宁年间,依照旧制要给皇帝加尊号,宰相带领同僚再三请示,神宗始终不肯答应,并说:“尊号和你们的‘功臣’名号一样,对名誉又有何实质性的补益呢?”当时吴充为首相,于是奏请废止他“功臣”的称号,皇帝应允了。自此大臣们都相继奏请取消自己的“功臣”名号,于是便不再赏赐这个名号了。
上一篇:郊庙册文下一篇:百官会集坐次

《梦溪笔谈》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所著,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共26卷,再加上《补笔谈》3卷和《续笔谈》1卷,分故事、辨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17个门类共609条。内容涉及天文学、数学、地理、物理、生物、医学和药学、军事、文学、史学、考古及音乐等学科,可以说是一部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的光辉巨著,因此备受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和推崇。

123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