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黄帝内经 灵枢 查看内容

【寒热病的治疗】患痈疽难治的五个部位

五脏在身体有五个重要部位:一是大腿前方的伏兔部,二是小腿肚的腓部,三是背部中行的督脉部,四是背部的五脏腧穴部,五是项间的督脉部。这五个部位如果患痈疽,大多为不治的死证。
疾病从手臂部开始的,可先取用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的穴位,使其出汗;疾病从头部开始的,可先取用项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使其出汗;疾病开始发生在足部和胫部的,可先取用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使其出汗。针刺手太阴经的诸穴可使汗排出,针刺足阳明经的诸穴也可使汗排出。针刺阴经的穴位而出汗过多的,可针刺阳经的穴位来止汗;针刺阳经的穴位而出汗过多的,可针刺阴经的穴位来止汗。

医生在给手臂产生疾病的病人进行治疗时,可采取先使其出汗,再用针刺来止汗的方法来治疗。
大凡错误用针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一、刺中病邪而留针不去,则使病人精气耗泄;二、尚未刺中病邪就立即出针,则使邪气内聚不散。精气耗泄会使病人病情加重而身体更加虚弱,邪气内聚不散则容易引发痈疽外证。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160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