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黄帝内经 素问 查看内容

【痹病分析与治法】痹病的各种表现及成因

黄帝说:讲得好!痹病,有的疼痛,有的麻木,有的表现为寒,有的表现为热,有的皮肤干燥,有的皮肤湿润,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痛是寒气偏多,有寒气就疼痛。不痛而麻木,是患病很久的缘故,病邪深入,营卫之气运行涩滞,但经络还能疏通,所以不痛。皮肤得不到营养,所以麻木不仁。表现为寒象,是由于机体阳气不足,阴气偏盛。阴气助长了风寒湿的痹气,所以表现为寒象。表现为热象,是由于机体阳气偏盛,阴气不足。病气过强,阳为阴迫,所以出现热象。多汗而皮肤湿润,是由于感受湿气太甚。阳气不足,阴气偏盛,阴气与湿气相结合,所以就会出汗而皮肤湿润。
痹病的不同症状

黄帝问:痹病有不痛的,这是什么缘故?
岐伯说:痹发生在骨则身重,发生在脉则血凝涩而不畅,发生在筋则曲屈不能伸,发生在肌肉则麻木不仁,发生在皮肤则寒冷。如果有这五种症状,就不会有疼痛。大凡痹病之类,遇寒则筋脉拘急,遇热则筋脉弛缓。
黄帝道:讲得好!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190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