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评论

0收藏

交易为生,闲扯几句

avatar 人在狮城 | 3239 人阅读 | 6 人评论 | 2016-03-28

一、关于我

我是一个闲不住、爱折腾的人,刚入行时是一个IT工程师,谁又曾想到,十五年后的今天,我在新加坡,而主要靠外汇交易为生。
2007年A股那一波壮阔的大牛市,我踏入了金融市场这片陌生,又充满了刺激的领域。从此,我这颗爱折腾的心脏,在金融市场的惊涛骇浪中开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波澜起伏。曾经,多少个损失惨重的不眠之夜,夜夜流泪到天明。
幸运的是,我从涉足投资领域的第一天开始,就清醒的认识到面对这个陌生的领域,要凭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够生存下来。一个医生,不仅要经过比一般大学本科更多一年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多年的临床实践,才能够成为良医。所以我是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才开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次股票交易的,但是没有任何悬念的,我的第一次股票交易以亏损告终。
面对可能是人类所从事的行业中最艰难的一行,比医生、律师、建筑师行业更艰难的一行,一个九死一生的一行,一个新丁凭什么在这一行中能持续地赚到钱?并且实现梦想中的“财务自由”?只能靠自己的勤奋,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天赋。当然,天赋我觉得并不能单纯指智商。
平时的勤奋会形成种种积淀——生活中的感悟,文化上的积累,心智上的成熟,这是一个渐悟的过程。天赋则会让你在各方面的积淀在水到渠成之时,遇到某些外界因素的刺激下,突然会有像被雷劈一般的感觉,达到顿悟的境界!这一刻就是凤凰涅槃之时。
我觉得我现在应该算是已经“悟道”了。回首来时路,会发现一切其实很简单,犹如隔着一层窗户纸一般,用手一戳就破,但是多少人就差这一张纸的距离而倒在终点之前。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也。
我一直很向往自由自在的的生活,向往有一份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靠自己的本事吃饭的工作。正如《让子弹飞》里张麻子所说的,“既要站着,还要把钱给赚了”。然而当我得到了想要的之后才发现,原来这是用许多我曾经拥有的东西去换回来的。
做金融交易,会让你在短时间内就经历人生的许多:弹指一挥间,历尽人间沧桑;碎魂三醒后,只余刹那芳华。在别人眼中你会成为一个无趣的怪人,所以我才有了写点东西,结交些同道中人的初衷。

二、说交“易”

交易,“易”者,交换也。英文叫“trade”,相比较还是中文含义要博大精深许多。中国古典哲学名著有《易》,亦叫《周易》、《易经》,此“易”者,有人认为是“日月”之象形字,《易经》亦可谓是“阴阳”之学。我学《易》之时,一位先贤有云:学《易》,能明白人生是得失参半的,基本足矣。
王国维言人生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学习交易,自我感觉,亦如是:
第一重:不易。
刚入门时,崇拜股神、大师,皓首穷经之后,志得意满的杀入市场,期望即刻便会赚得盘满钵满。没错,新赌仔刚入赌场时,赌场总会给你点甜头。在你沾沾自喜的以为做交易是如此简单,扳着指头算计每月、每年……哦,不对,应该是每天的丰厚盈利之时,顺风顺水的日子悄然逝去,一个崭新的索罗斯是无法诞生了,诞生的是一只崭新的“大闸蟹”。于是,至少七成以上的人赌咒发誓一旦解套从此再不进入金融市场,这些人的记忆堪比金鱼,七秒钟之后即忘记自己所言,一旦市场再次反弹,便心安理得的觉得行情又来了,要看看再说,然而高兴不了两天,再次被套。周而复始,陷入这个死循环之中,无法向前再迈进一步。小部分人意识到问题所在,重新学习,换种方法再从头上路,似乎小有收获,但结果却又还是亏损连连,不得要领之余,再换种方法继续尝试,陷入另一个怪圈,也无法再向前迈进。这部分人中会有极少数脱颖而出,继而进入下一境界。
第二重:容易。
我进入这重境界,经历了几乎8年,而其中有将近2年又是全职在做外汇,才得以突破,也许是由于性鲁且愚吧。如果说A股是个游泳池的话,外汇市场应该是大海。A股一轮牛熊循环周期是7年左右,外汇市场如果遇上重大数据行情的话,分分钟教你重新做人(我的记录目前是一秒之内亏掉一万两千美金,希望不再会被自己打破了)。在外汇市场所受到的历练远非股市可比。经过如斯摧残,我才终于化茧成蝶(当然我也见过某位小朋友,20出头便大彻大悟,其天赋真是让我汗颜)。到了这种境界,基本上会觉得对待交易有点无话可说的感觉,以前那种遇上与自己持不同交易观点的人,便要辩出个子丑寅卯、是非多空来的感觉不复存在。别人说自己看多看空时,基本上只会一笑而过。
第三重:简易。
正所谓“大道至简”。到了这一重,在交易上,应当说犹如武侠小说中的大侠,落叶飞花皆可伤人。任何交易系统,基本可以信手拈来,随便可成,一切如呼吸一般自然而然。同时,由于在交易上的认知境界的提高,会让你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感觉不到有任何激情,比如麻将、赌球、六合彩,对这些没有任何兴趣再去参与。在亲朋戚友眼中,你就是个离经叛道,不可理喻的人。这,或许可以称之为收之桑榆,失之东隅吧。上帝待人总是公平的,你想获得一样东西吗?好的,请拿你已经拥有的东西来换!
“易”者,交换也!《易》者,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难测之谓神。


三、话说从头

我的本行是IT工程师,1999年毕业后,从广州漂到北京,然后又漂到上海,很是在互联网行业弄了一把潮。当时我入职的公司从事的是刚刚兴起的“电子商务”,我的老板创业成立这个互联网公司的时候,比我现在要小7、8岁,年轻有为,卓尔不群,很有想法。不谦虚的说,现在的“大众点评网”、“美团网”玩的概念都是当年我们玩剩下的。我们在当时只有edge手机网络的时代居然就已经开始做手机网站了,专为商务人士提供找餐馆、找酒店、订机票等等服务——因为那时只有“商务人士”承受得起手机上网的网费……
这一年,还有个年轻人,来自杭州,姓马,也创立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叫做“阿里巴巴”。因为那时候北京的电商行业刚起步,圈子小,彼此都熟识。我的老板做为北京本地人,多少有些看不起这个外来户,背地里不知道讥讽过多少回“阿里巴巴”这个名字,觉得这个天方夜谭式的名字太不好听了。
一年后,我的老板靠这个手机版的“大众点评网”的概念忽悠了台湾人的银子,在当时手机上网实在是太超前了,他把公司整个打包卖给了台湾人。我随后就跟着去了上海的这家台企。在见识过了大上海的十里洋场,风花雪月之后,我还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回到了广州。
造化弄人的是,我后来听一位以前的同事说起,我的前老板卷款私逃了,杳无音讯。2000年后互联网泡沫破裂,很多互联网公司在烧光了融资来的钱之后,纷纷倒闭了。而那个长得像ET般的马老板则像愚公一样的一直坚持着那一亩三分地,挨过了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寒冬后,公司日益壮大,最终成功的成为了行业寡头,还一度问鼎了首富。
遥想当年,我一直都很唏嘘,当时如果有机会跳槽到马老板的公司的话,我会不会也是那“十八罗汉”之一呢?这样的话,或许我后来就不用在金融交易这行当里头受这么些苦了,哈哈。

四、进入体制

回到广州后,父母为了我不再离开他们的身边,求爷爷、告奶奶地给我找关系进了一家局属的事业单位,这个单位的名称听起来很高大上,而我不过只是个临时工,月收入1500块大洋,比我以前的收入少了一半都不止,跟正式编制内员工的收入比起来倒也还算好,只差一倍,可能主要因为这是个比较没油水的单位,有编制的人收入在同级单位中都算低的。我的主要工作是维护电脑,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争取进入编制内,获得父母盼望的稳定工作,我依然像以前在互联网公司一样努力的干着,偶尔加夜班也没有怨言,也没有加班费。由于我好歹在江湖上闯荡过两年,技术水平比一般的职场新鲜人好不少,于是肯干又能干的我,顺理成章成了小喽啰中的小头目,带出了一帮维护电脑的徒弟。
当年在体制内这些单位的人,8小时以外基本还是没有啥事的。大学时我一直对太平天国史感兴趣,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这段时间,我是一直以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的一首对联自勉的——“暂借荆山栖彩凤,聊将紫水活蛟龙”,铁了心要骑驴找马。像我这种爱折腾的人压根就不想做这么个没“名分”的临时工,入职的那天起就存着再跳槽的心思,并且一直积极的在做准备,要考个行业认证。那时微软的培训、认证已经在国内被做烂了,思科的网络工程师认证正方兴未艾,考过的人一般收入都能涨不少。于是我下了血本,花了一个月工资去上培训课,然后又花了一个月的工资做考试费,考了个CCNA。考这个证前,向单位领导请假,领导觉得我还是个挺上进的年轻人,由于他也是计算机科班出身的,他知道当时这个证的含金量。事隔多年后看来,由于这件事我当时在他心目中的印象分应该是有了大大的提高。
这个单位由于是搞电脑维护这种边缘业务的,在局里头一直不受待见,好些有编制的、后台硬的人不会久留,待了一段时间后等其他好单位出缺了就调走了。2003年的时候就调走了这么一位,留下了一个职位空缺,单位领导觉得我这一年多里干得还不错,同时走点运气的是,没有更大的领导要安插人进来,所以我获得了这个期盼已久的编制,算是正经吃上了“皇粮”。
体制内的情况想必很多朋友都有所耳闻,资历浅的人收入少、干的活一堆,资历深的人收入高、基本不干活。于是我这个资历浅,在其它老同志眼里觉得能干点活的年轻人几乎就成了“万用表”——我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从修电脑、做网页、P照片、顶替领导值夜班到包括顶替司机给领导开车等等鸡零狗碎的事,无所不包。由于我一“兼职”司机,司机就可以休假,同时我在这个单位待人接物又比较低姿态,所以司机跟我一来二去,混得很熟。司机们通常除了上下班开开车,平时是非常闲的,于是,司机们,十个人里头十个都会炒股。
那时的股市正处于2001~2005年这个前所未见的大熊市之中,其惨烈程度、时间跨度绝无仅有,老股民现在提起来都是心有余悸的。当时,炒股的人相亲是绝对找不着对象的。我单位的这个司机估计那时也是被套了不少积蓄,整天长吁短叹,甚至一度要跟我学网络原理和photoshop,想换份钱多些的工作。但随着时间推进到2006年后,事情慢慢的发生了改变……而我的命运也就此发生了转向。

五、误入股途
2006年,我工作单位的司机脸上气色开始转好,没有了以往那种焦虑,没有了成日的长吁短叹,我当时因为完全没有接触过股市,根本没往股市方面的原因去想,只是觉得这小子是不是走了什么狗屎运,捡到钱了,成天心情这么好。同时,我在05年结了婚,06年初忙于继续考思科认证的CCNP,然后又当了爹,压根无暇他顾,所以也就没有跟司机深入交流过他整天那么HAPPY的原因。由于要给女儿娶名字,我自学了一下“子平八字”,继而迷上《易经》,中华古老哲学的魅力十分吸引人,我一时间沉迷不可自拔。
时间过得很快,迈入2007年后,可以感到周围的氛围明显跟往年不一样,单位的老同志每天都春风拂面、笑逐颜开的。我从媒体当中了解到原来是股市行情好所至。不过让我自己感同身受的是,我05年买的婚房涨了不少。由于结婚之初,自己也就只有那点可怜的靠工资收入剩下的积蓄,首付自然都是靠父母给的,钱不多,买的房也小,孩子出生后,岳母来照顾孩子,房间就显得更小了,家庭矛盾也因为这个原因急剧增多。因此这时我的心思有些蠢蠢欲动,寻思着把房子给卖掉或者出租掉。然后搬回父母的房子一起住,父母毕竟有单位的福利房,还比较大。说干就干,我的婚房很快就脱手了,净赚了10几万。在当时我觉得是一笔“巨款”了,因为父亲被原单位买断工龄,几十年工龄也就只值这个数。买家给的房款到手后,因为之前的房贷还有段时间才需要结清,所以我的手头总共有了三十多万,钱全在我手里,媳妇分毫没有染指,呵呵。关于我的好老婆,我迟些要专辟一章来讲,做全职交易,没有老婆的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
随着股市的走强,身边的同龄人纷纷开户进入股市,老同志纷纷赚钱赚得恨不能天天请吃饭。本来我还是不为所动的,因为父母当年炒股被套牢过,解套后又匆匆抛出,就没在股市上赚到过钱,这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但是当身边的同事除了实在没积蓄的新人,十个有九个都炒起了股,人人上班聊股市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再也按捺不住,在8月份,揣着那三十多万,杀入了股市。

六、首战折戟


说到司机,通常都是各单位、企业的“股神”或者是“赌神”,无它,盖因时间多,实战经验丰富。我工作单位的司机,经过了01~05年大熊市的考验之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无师自通,搞出了一套独门战法,从此,基本上开车成为兼职,炒股才是专职,每天是靠“情怀”在开车,赚点家庭生活费,其它开销包括买房的钱全是炒股赚回来的。当然,事后看来,用于时下时髦的话来说就是:风来了,猪都能飞起来。一切,其实还得归功于07年的大牛市。
如果说司机是“实战派”人士,那我就是“学院派”了。我初入股市,对股市的风险性还是有一定的认识,原因就是之前提到过的父母带给我的阴影。对于一个感兴趣的未知事物,我一般是先看书进行学习,于是下载了不少国内的PDF书籍,书名已经都不记得了,当然这些书名字一般中都包含“秘籍”二字,属于标配。有了个一知半解之后,投了几万块买了一只股,几天后亏损了八千多。。。具体金额嘛,当时没有做交易笔记,恕我年事已高,记不全了。不爽之余,跟司机大致提了一下这事,司机大方的说,我来教你几招。之后几天,他教了我他的“独门心法”,这是我后来看了一人多高的炒股书后也从来没有发现过的炒股技巧,确实算是独门,我今天公布出来,希望司机别上网看到后找我收版权费。
他的这套方法“挺有意思”的,属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不看任何指标,基本他只靠他自己形成的盘感偶尔看一下K线,主要只看K线的力度,是否光头光脚,他所关注的重点在价格。他认为,所有的股票原始股都是一元一股,说的不好听点,都是一张破纸,凭啥值那么贵的价钱?所以他从来都只炒两市最低价的那一只或者两只股。全仓买入最低价那只股后,当有别的股票掉下来成为最后一名了,他就把原来持有的那只股卖光,然后全仓再买入现在的最低价的这只股。这样,他手头持有的股票数量会不断的增多,当股票上涨的时候,满仓持股,当然就会赚不少。但是熊市的时候嘛,同样是满仓下跌,但他不在乎,依然按照之前的做法,不断的换股,不断的增加股数,注意哦,不是钱数哦。这种做法,在整个大熊市中,眼看着资金金额不断的缩水,一般人是坚持不了的,我就属于这一般人。
这种满仓操作的做法,在牛市的时候当然会很爽,那时我按照司机的做法买入ST梅雁,连着两天涨停,一天能赚两万多人民币。但在6124点之后开始的暴跌中,满仓持有中国银行下跌,连续两天的跌停,这两天晚上我做的梦全是K线图,直到睁眼的时候。第三天所有资金亏损达到了20%,金额超过八万块。如果说其它炒股的方法没学好,止损这条我倒是学得蛮好的,我斩仓出局了。这天晚上,我一夜无眠。。。

七、再战股海

亏了这一大笔钱之后,我也只能“打落门牙和血吞”,苦水往自己肚里咽,在媳妇和父母面前还是强颜欢笑,但是暗地里,精神的紧张是无法缓解的,每晚基本上做的都还是K线梦,一片红红绿绿,人因而憔悴了不少。尽管我止损认赔出局了,但是尝到了做股票的甜头的人,是无法不再入市的。说得粗鄙一点:炒股就好比是让一个良家妇女尝到了做婊子赚快钱的滋味,从此这良家妇女便不事生产,光想着靠卖身赚钱了。
我这个时候的想法就是——要翻本!
但是如何翻呢?这时我已经将司机的方法否定了,开始又在各种“炒股秘籍”中找寻出路,然后轻仓继续交易。但是,在大熊市中,下跌是大趋势,即使偶有反弹,只不过是螳臂挡车而已。所以又经历了一些小的损失之后,我干脆停止了实盘交易,转而开了个虚拟账户,一边看书学一边炒虚拟盘。书看了不少之后,发现并无太多收获,当然,与我选书不当有一定的关系,作为一个新股民,选择的基本都是那种标题吸引眼球,宣传做得好的书,实际上买回来看过之后,照着做一通没有赚到,就被我扔进了书柜。直到我有一次上一个股票论坛,进了一个叫“顺手黑马”的版主的版块,看了他一段时间的大盘和股票版块分析,对他比较信服,刚好他不久后出了本书,叫《赢在股市》,于是我赶紧上淘宝买了一本。(*此处要声明一下,文章仅陈述我个人的经历,本人与作者或是书商没有任何人情关系、经济利益上的关联,因此绝无做广告宣传之意,之后的文章我还会提到多本对我有所助益的书,我喜欢的都是一线交易员所写的书,适合我的书不一定适合其他人,请各位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交易风格的书。如有购买我提到过的书,而觉得书不实用甚至造成任何损失的,本人概不负责。)
这本书我觉得很适合我这个阶段的情况,它将均线、MACD指标做了比较详细的讲解,并且教会了我先从大盘入手,判断牛熊趋势,继而从基本面对版块进行分析,再选取技术形态和基本面形成共振的个股。从大盘——版块——个股,一层层抽丝剥茧,让我这个新股民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选股思维。我记忆中,该书没有提到“资金管理”,不可不说有些遗憾。幸好,同一时期,我在淘宝上淘到了陈江挺的《炒股的智慧》,第一次让我对“资金管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炒股的智慧》是一本经典的炒股书,我跟作者陈江挺的经历极其相似,都是出了国,并且以交易为生。)
看完了这两本书之后,重振了我的信心,我又重新进入了实盘。09年初,终于让我等到了试练一番之前所学的机会。由于中//央宣布放水4万亿,A股在触及1664低点后开始反弹,我在1700~1800点左右入了市,一路持有到了3000多点。事后我们知道,这一波行情最高点在3478点。在当时,我当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知道最高点在哪里,我初步的准备是,只要大盘不跌破10周线,我就不准备清仓。不过有时候确实不能忽略交易过程中的好运气。那是一天晚上,我跟一个朋友去洗桑拿,我跟他在前台等结账的时候,旁边坐了一位老太太,我听她跟身边的一个男性说到,那个谁谁谁,最近炒股赚了不少啊!我全部听在耳里,记在心头,回到家后,细思恐极,让我不禁联想到了“华尔街鞋童理论”。于是,第二天开盘后,我全部请了仓。
当时那段时间,股市大盘的情况是从3478点跌下来跌了三天,又反弹了上去,基本上在3478点附近,但是无法突破3478,我清仓的位置大约就是在3400点左右,随后大盘开始暴跌。多少年之后,我才知道这种技术形态叫做“双顶”,所以,每当想起这段往事,我都会沾沾自喜,一方面要感谢上帝“恩赐”的那个老太太,一方面庆幸自己当机立断而没有丝毫犹豫。这是我交易股票的生涯内唯一一次如此好运的抄了大底,逃了大顶了,此事在若干年内都一直是我向朋友们炫耀的资本!

八、风格转换

这种抄底逃顶的奇遇经常是业内人士用以吹嘘的资本,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当时我虽然抄到了大底,逃了大顶,却并没有赚特别多的钱,也就是基本将之前亏的钱回了本再多赚了一点而已,因为我那时还不懂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一开始轻仓试错发现是顺势之后,也没有加仓。在这一波单边的小牛市中,却因仓位太小而无法令利益最大化,不免令我心感不甘。
所以我又要折腾了。通常来说,不安分、爱折腾的人是没有什么恒心的。按理来说,经历了这一战的检验,我应该对现有的交易系统进行资金管理部分的完善即可,但由于当时的认知高度达不到现在的水平,我将当时的系统又否定了,转而受另一本书的影响,完全变换了自己炒股的风格。
这本书是李驰的《中国式价值投资》。李驰之所以能打动我,是由于他仿佛一个哲人般的话语,比如“越不繁,越不凡”,而他的做大波段式的操作手法也比较适合上班族,毕竟那时的我还不能盯盘。现在在我看来,李驰是一个深谙中国国情的“滑头”,滑到头上都没几根毛了,他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理解在但斌、李大霄等人之上不少。李驰其实跟“顺手黑马”的理念可以说是一致的——都是“价值投机”,不过打着巴菲特“价值投资”的幌子。所不同之处只在于交易风格:李驰是个左侧交易者,愿意为了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主动买套;而“顺手黑马”是右侧交易者,或者说是趋势交易者,只待趋势启动之后再入场交易。
不管怎样,当时的我是挺崇拜李驰的,将他的书看得皮都掉了。在实盘中也运用的是他的这套方法,选中标的后越跌越买,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摊低成本,使用它的前提是——你的钱要够多。对于当时我这么一个打工仔来说,还算适用,因为我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每个月买股就当是基金定投了,每个月发了工资后,就去买股。就这样,在国内很多股票论坛一致看空银行股的情况下,我重仓了银行股,并不断的买入。对了,忘了说,这一时期,我还在香港开了港股账户,买到了价格腰斩的民生银行。
但是银行股的价格一直都还是半死不活,这一时期“喝酒吃药”是主流,白酒股和医药股涨得是那叫一个“鸡飞狗跳”的。我就一直眼睁睁的看着、看着,有一种股票,叫做“人家的股票”……我自己选的银行股,含泪也得继续买啊,买买买,把老婆的工资也拿来买,我的工资也拿来买,工资买光了,就用公积金,住房补贴等等,反正除了饭钱,我就只剩下银行……股了。
就这么熬啊、熬啊,从2009年底熬到了2011年底,整整两年时光,终于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2011年底到2012年初的那一波银行股行情以民生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为龙头,以逼空的形态快速上涨。可想而知,这个时候憋屈了两年的我终于可以一吐胸臆,又再意气风发起来。

九、初识外汇

正当2102年初的A股如火如荼之际,一位与我失去联系多年的老同学通过社交媒体找到了我。这位同学在初中毕业后即随家人移民去了美国,那时还没有互联网,所以我们一直就失去了联系。感谢伟大的互联网,让我们远隔万里一线牵。久别重逢,自然与老同学无话不谈,我跟同学不经意间聊到了股市,他说他也有配置A股,随着聊天的逐步深入,他对我炒股的经历有了初步的了解,随之跟我提到了他的工作,原来他在华尔街的德意志银行工作,是一个外汇分析团队中的一员,他跟我聊起了一些外汇的知识,并且告诉我个人可以炒外汇,但他没有跟我具体讲该怎么开户,用什么平台做。所以我也只是囫囵吞枣,知道了有这么一回事,没有太放在心上,因为我正在为我的银行股飙涨暗爽,还没有想过要做其它。
大约到了3月份,有一天由于银行间拆借利率飙升,导致当天股市暴跌,本来我的股票浮盈了有30多万,这一天之内没掉了不少,着实让我心痛不已,但是是否该清仓出场?李驰的书里没有具体讲什么时候出场……我心中一万只羊驼在奔腾。如果说人失去了原有的东西比较痛苦的话,那么让你得到后再失去应该会更痛苦。就这样在犹豫彷徨中过了几天,突然有一天老爷子问起我的股票怎么样了,想必他是在报纸上看到了点啥。我跟他说本来赚得很嗨皮啊,但是最近回撤了不少,老爷子说,还是清了吧,别再炒A股了。他老人家至今对股票还是心有余悸。不过这算是给了我一种心理暗示吧,又过了几天后,趁着股价有些反弹,我义无反顾的请掉了所有仓位,包括港股的。带着20多万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股市。
没有想到,老爷子一语成谶,我从此再也没有碰过股票了——因为我在清掉股票后,找到了新的炒作对象。
清完股票之后,我就想着去哪里开个外汇的户头,通过网络搜索,基本不是嘉盛,就是福汇的广告,一看之下,发现原来都不是国内的,我拿不定主意了,不知该选哪一家,于是作罢,回归到了正经上下班不炒股的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不过或许是命中注定吧,2013年1月的一天,我去上报读的MBA的课程,新认识了一位同桌,课间闲聊,海阔天空的瞎扯,自然而然的聊到股市,然后他提起他在做“外汇保证金”交易。一切仿佛就是那么的顺其自然,正想瞌睡呢,就来了送枕头的。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经他的指点,我知道了在福汇开户的一些流程。于是,回到家我就在福汇开了户,投入了5K美刀。随即上网买了本鹿希武的《趋势交易法》,以及我同桌同学推荐的李汉军的《外汇交易实战全典》。开始了外汇模拟盘的交易。

""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评论|共 6 个

日鑫在线

发表于 2018-9-16 13: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来顶下

幸福的青鸟

发表于 2020-11-6 20: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了

发表于 2020-11-26 15: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下

吹弹欲破

发表于 2021-7-31 23: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下

ffvideoes

发表于 2021-8-13 13: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火木清华

发表于 2024-7-30 21: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EA之家评论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