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收藏

「花甲之年」的来历

avatar taylor | 510 人阅读 | 0 人评论 | 2017-05-04

大家常听说「花甲之年」, 也知道这是代表60岁。 可是为什么呢?

971_副本.jpg

中国古代历法是以天干地支相配来纪元。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是十天干;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是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两两相配, 从甲子开始至癸亥为止共有六十个组合, 每六十为一个循环, 周而复始, 所以六十为一甲子, 称「六十甲子」。 又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是依次错综相配, 故又称为「花甲」或「花甲子」, 也就是说「花甲」有六十之意。 因此, 后来人们就把它用来作为六十岁的代称。 如唐朝赵牧《对酒》诗: 「手挪六十花甲子, 循环落落如弄珠。 」

除了用「花甲之年」代称六十岁, 也可以用「耳顺之年」, 如《论语.为政》篇: 「六十而耳顺。 」还可用「平头甲子」。 古代计数若逢十、 百、 千、 万等不带零头, 俗称齐头或平头。 元朝燕公楠《摸鱼儿》: 「又浮生平头六十, 登楼怅望荆楚。 」另外, 周制允许六十岁以上的老者可以拄杖行於乡里。 如《礼记.王制》: 「六十杖於乡」。 所以「杖乡之年」也被用来代称六十岁。

其实阅览古文词赋, 会经常看到古人谈到年龄时, 往往会避用数字。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有趣的代称。 《淮南子.泛论》: 「古之伐国, 不杀黄口。 」又晋朝陶潜《荣木》诗序: 「总角闻道, 白首无成。 」及《礼记.曲礼上》: 「二十曰弱冠。 」《儒林外史.第十回》: 「鲁老先生有个令爱, 年方及笄。 」黄口、 总角、 弱冠、 及笄都是年龄的代称。

七岁: 始龀, 亦即是小孩子到了换齿的年龄
十岁: 外傅, 《礼记·内则》: 「十年出就外傅, 居宿於外, 学书计。 」因此以「外傅之年」为十岁的代称。
十五岁: 及笄(女), 《礼记·杂记》: 「女子十有五年许嫁, 笄而字。 」
二十岁: 弱冠(男), 男子在二十岁左右行冠礼,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以示成年, 但体犹未壮, 还比较年少, 故称「弱」
三十岁: 而立, 《论语·为政篇》: 「三十而立」。
四十岁: 不惑, 《论语·为政篇》「四十而不惑, 」。 强仕, 《礼记·曲礼上》: 「四十曰强, 而仕。 」
五十岁: 大衍, 《周易系辞上传》: 辞曰: 「大衍之数五十, 其用四十有九」。 艾服《礼记□曲礼上》: 「五十曰艾, 服官政。 」

六十岁: 杖乡、 耳顺、 花甲
七十岁: 杖国《礼记.王制》:「七十杖於国。 」谓七十岁可拄杖行於都邑。 致仕, 意即退休古代官员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
八十岁: 杖朝, 《礼记.王制》:「八十杖於朝。 」
九十岁: □齿、 老人齿落后再生的新牙, 为长寿的象徵。

""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EA之家评论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