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K线图在说谎?这可能是90%策略失效的真正元凶!
日常交易中,我们查看股票、外汇或期货图表时,常常让人觉得赚钱似乎很容易。然而,许多交易者和投资者并不实时关注价格走势,而是仅仅在事后查看五分钟、小时或每日图表。虽然事后查看图表是有用的,但它只展示了少数几个数据点,而不是该时间段内发生的所有情况。常见的图表类型,如OHLC(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和蜡烛图,在时间周期结束时都会丢失信息。当价格烛台形成时,它会随着每一笔交易(或在外汇图表上,每次报价变化)而变动。但在周期结束时,你只能看到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
交易者如果未能意识到信息丢失,当他们仅对已完成的蜡烛图进行回测时,可能很难实时实施策略。或者他们的策略在实盘测试中的表现可能远低于回测。
我为什么知道这一点?因为我在实时交易中偶尔会被止损出局,而这些交易在事后查看图表时看起来似乎是稳赚不赔的。
OHLC和蜡烛图在形成过程中丢失信息
图表提供了某个周期的汇总数据,而不是该周期内发生的详细情况。当显示一个价格烛台时,大部分在该时间段内发生的价格数据已经消失,只剩下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来代表该时间段。
事后看来,一根蜡烛图可能让人觉得价格直接从开盘价走到了收盘价,而实际上在开盘价和收盘价之间可能有许多波动的走势。
丢失的信息可能包含假突破、快速的来回波动,或任何包含在价格烛台的最高价、开盘价、收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波动组合。
下图是BP(英国石油公司)的小时图。在小时图上,市场似乎跌破了39.39(下方水平线),并在39.21处创下低点(倒数第二根红色烛台),然后在下一小时(最后一根烛台)中反弹。由于我们看到的是一根价格烛台,我们假设价格是按逻辑时间顺序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然后是收盘价。但实际情况可能截然不同。
对于进行视觉回测的交易者来说,他们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价格走势并非直接从39.39跌至39.21,而是可能更加波动。下面的一分钟图表显示,价格多次跌破39.39后又反弹回升,最终在39.21处创下低点。
这些微小的波动可能看起来并不重要,但根据所使用的交易系统和止损设置,一次“真正”的突破(突破后价格在达到目标之前没有回撤)与在突破价格附近波动的走势是完全不同的。
下图展示了一个可能的做空入场信号(箭头),当价格跌破绿色价格烛台时触发……这可能是日线图、小时图或一分钟图,具体时间周期并不重要。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不错的入场点。价格在入场后稍微回撤,然后再次下跌。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带有箭头的红色价格烛台上,价格先是跌破绿色烛台的低点,然后一路反弹至绿色烛台的高点,触发了任何设置在绿色烛台高点上方的止损单。接着,价格再次跌破绿色烛台的低点,又反弹至红色烛台的高点,最后在价格烛台时间周期接近结束时跌至烛台的低点附近。
如果交易者将止损设置在绿色烛台高点附近,他们可能会在价格最终下跌并实现盈利之前被止损出局两次。
现在,你可能会说:“我不会把止损设在那里!”或者“我不会在烛台还未形成时入场!”这些想法都很好。但这并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当你查看图表时,你无法看到烛台形成期间发生的全部情况。除非你仅基于收盘价进行交易,否则这种现象迟早会影响你的交易。
下图看起来像是“轻松赚钱的交易”,基于在红色价格烛台上做空,当价格跌破前面绿色烛台的低点时入场(这些是我在实际策略中使用的交易触发条件)。
如果你假设价格是按烛台的方向按时间顺序运行的,这些交易看起来很容易。但我们并不知道价格的实际运行顺序。
事实上,在这两笔交易中,价格先是跌破前一根烛台的低点,然后反弹至前一根烛台的高点上方,接着再次下跌,最终在收盘时形成一根红色烛台。
如果止损设置在前一根绿色烛台的高点附近,这些交易可能会被止损出局,并且需要重新入场才能抓住随后的下跌。交易者可能会在每个入场点被多次“洗盘”。
再次强调,这可能不是你的策略,但除非你只基于已经收盘的价格烛台行动,否则这种情况会在实时交易中发生,而在图表上并不总是显而易见。基于收盘价交易也很棘手,因为你要么需要在收盘时立即入场,而不知道收盘价会是多少;要么在下一根烛台的开盘时入场,这可能会给出与收盘价不同的价格,或者如果价格快速远离前一根烛台的收盘价,你可能无法入场。
依赖历史图表数据的负面影响
许多研究和分析都是基于历史图表进行的。回测通常使用已完成的价格柱(见下文中的其他选项)。但由于价格柱内部存在大量价格波动,通常会引发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实际的实盘交易结果:
1. 频繁止损
交易者可能会频繁被止损出局,并疑惑为什么策略在回测中表现良好。随后价格却朝着他们预期的方向移动。策略本身可能有效,但未考虑到价格柱内部的价格波动。交易者在试图捕捉(并在回测中验证)的行情发生之前就被止损出局。
2. 难以获取预期价格
在实时交易中,预期的入场和出场价格可能难以实现。价格可能快速波动,可能存在未考虑到的滑点。烛台图显示的是汇总数据,无法揭示流动性是否存在缺口。理论上,一笔交易可能仅发生在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或收盘价,而蜡烛图内的其他价格可能没有发生任何交易。但在蜡烛图收盘后,人们通常会假设蜡烛图内的每个价格都发生了交易。实际情况可能如此,也可能并非如此。
3. 价格波动超出预期
在实时交易中,价格可能会出现许多交易者未预期的波动,因为已完成的价格柱通常让股票等资产看起来只朝一个方向移动。入场后看到价格来回波动,以及持仓在亏损和盈利之间摇摆,这是历史图表无法体现的。心理因素(如恐惧或贪婪)会介入,可能导致偏离策略。
4. 价格顺序的误解
如果一根价格烛台显示上涨(收盘价高于开盘价),并不意味着最低价发生在最高价之前(蜡烛图的影线)。从视觉上,我们希望按时间顺序看到价格走势,并假设我们所看到的信息是按此顺序排列的。但在市场中,视觉上看似合理的顺序可能并非实时发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只知道收盘价发生在开盘价之后,但不知道最高价和最低价哪个先发生。除非你确实知道,否则不能假设。
利用历史图表数据制定策略(及其局限性)
如果你使用计算机或软件进行回测,请下载一段时间内的实际Tick数据,并在Tick数据上运行回测,而不是在汇总的图表数据(如1分钟、5分钟等)上运行。
Tick数据考虑了每一笔交易,而不仅仅是蜡烛图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它会告诉你被止损出局的次数(或未止损的情况),以及价格触及目标的频率。
如果你是手动回测,即自己查看历史图表,请记住以下几点:
1. 关于止损的假设
记住,当我们在某根K线形成过程中可能进行交易时,我们并不知道实际发生的顺序。因此,假设止损需要设置在这根K线的整个范围之外。如果止损设置在这根触发K线的范围内,那么它有可能在这根K线内被触发。请务必考虑到这一点。
2. 流动性和滑点问题
除非你研究资产的成交量和流动性(如买卖价差),否则你无法真正确定是否能以预期价格入场。你可能需要考虑一定的滑点,或者因为价格波动过快而错过某些交易。
3. 实盘交易的心理压力:在实盘交易中,尤其是日内交易,你可能会在入场后一直盯着交易的进展。当我们浏览历史图表时,时间感是缺失的。但在实际交易中,时间感会让我们对自己的交易产生怀疑。对于每一根价格K线,一旦交易开始,你必须忍受价格的波动(或者设置好订单后离开)。如果你需要在交易进行时全程盯盘或管理交易,这种策略是否仍然可行?
4. 仔细分析历史图表
当你浏览历史图表时,务必保持细致。特别是如果你在计算之前交易设置的盈亏时。如果价格看起来可能回撤到你的止损位置,请假设它确实触发了止损,或者切换到更低的时间周期来确认。宁愿假设最坏的情况并让策略表现良好,也不要假设最好的情况而在实盘交易中表现糟糕。
如果某个入场和止损可能多次触发,请考虑这一点,或者切换到更低的时间周期来确认。如果不确定,你需要对所有交易的触发条件稍作调整,以避免混淆。但要明白,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使用实时数据的实盘交易。真正的盈利来自于实盘交易,而这也是我们需要展现能力的地方。
总结
最重要的是,要避免认为价格会朝着单一方向移动,即使某根K线看起来如此。几乎在所有情况下,价格在K线内部都会出现来回波动。虽然偶尔会出现单边大幅波动的情况,但假设这种情况会在你入场时立即发生,这在大多数时候是极不可能的。
当你刚开始交易时,尤其是如果你“急于入场”,你会有很多交易在价格朝你预期的方向移动之前就被止损出局。
你会感觉自己在刚入场就被止损,然后眼睁睁看着价格在不久后朝你预期的方向移动(而你却已经出局)。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在历史图表上,这一切看起来很简单。但你需要学会选择性地、有辨别力地进行交易。你需要耐心等待正确的价格触发信号,这意味着不要过早行动。这需要时间来学习,因为大多数新手交易者害怕错过好机会……因此他们抓住了太多机会……包括许多糟糕的机会。
当他们回头看图表时,他们会疑惑自己怎么会搞砸!价格走势看起来清晰且容易捕捉,但他们却亏了很多钱。图表隐藏了一些东西,而冲动的交易者正因此吃亏。希望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即使你已经研究了很多历史图表。
如果价格在你的许多交易后朝着你预期的方向移动,但你却因为被止损而错过了,通常只需要一点点耐心就能抓住正确的时机。
如果你总是入场太晚而错过机会,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你可能没有为即将进行的交易做好准备。考虑对价格走势进行注释,这样你就能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以及何时去做。
厉害
页:
[1]